走亲戚

短文网

2024-07-21文/张勇随笔

逢年过节走亲戚是乡村必不可少的习俗,这种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让亲戚间的感情特别温暖。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盼望走亲戚,走亲戚实在是小孩天大的快乐,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走亲戚能享受到美餐,能得到几毛钱的压岁钱,能和亲戚村庄的小孩尽情玩耍,实在是开心。

上世纪七十年代,乡村物质极度贫乏,年气却十分浓厚。进入腊月,生产队就筹划着开磨做豆腐,宰猪分肉。村庄里叫卖声也频繁了,卖菜卖木耳卖粉条的多了起来,那时,大多数人家买不起,只好用玉米或者小麦换些,等到围着卖菜的讨价还价一阵之后,大家便开始兑换了。腊月末,家家户户便开始炸麻花蒸包子,总算盼到这个时候了,能美餐麻花包子馍了。这带点肉味的菠菜粉条豆腐包子,也不能放开让我们吃的,是有数的,走亲戚就拿包子,一个亲戚家12个包子,一包糕点就行,好一点的就再加一瓶水果罐头和一瓶酒。

那个时候,走亲戚只能步行,名符其实的走亲戚。高兴起来的我们,总是跑在父母的前头,相互追逐,又跳又蹦,总想着早点到亲戚家。让后面的父母大人们不停地呼唤我们。走到亲戚家,就能随便吃端出来的油炸麻花,吃水果糖,能坐在酒菜桌上吃到几块肉片,实在是太过瘾了。饱餐一顿后,能和亲戚村子里的那些小朋友尽情地去玩斗鸡、抓珠、丢珠窝、冲大绳等游戏,也能交换看小人书,十分快活。

那个时代,再远的亲戚也得步行着去走。姨婆家在县城边,相距50里,我们先到20里地的姨妈家,住一晚,第二天和姨妈一家人拉着架子车再前往姨婆家,我们轮换着坐架子车,几十里路,实在太遥远了。走走望望,但是,心里都十分高兴,因为路途远,所以,必须住一晚或两晚,我们可以逛县城,最高兴的还是有望在县城看一场电影,那可是最期待的事。我们一到姨婆家,我们几个小孩就围着姨婆请求,让表叔或小姨带我们去县城逛,更大的心事是想看电影,姨婆总能满足我们。

爷爷上了年龄,但逢年过节也想走走亲戚,于是我便用架子车拉着爷爷去舅爷家,我们几个兄弟姐妹拉着架子车小跑着,爷爷高兴得笑个不停,父母追不上我们。走亲戚从初二开始,要拜年,要追节送灯笼送元宵,几乎要用十来天时间,我们小孩乐在其中。

时光荏苒,岁月不再。尽管现在生活条件好多了,小轿车多了,村子之间都通上了宽敞的水泥路,走亲戚变得方便而快捷,可是,远没有从前走亲戚的那种感觉了。想起童年的岁月,想起亲戚间来往的一幕幕场面,让人怀想,让人沉思,让人难忘。俗话说,亲戚亲戚,越走越亲。走亲戚这种代代相传的习俗,包含了太多的亲情、礼仪、风俗……如今回忆起来,仍然禁不住心潮荡漾。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