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扬中仅有几个大单位有电视,百姓家几乎连12寸黑白电视还没有,夏日沿三茅大港边,三个一群、五个一簇,各自拿把芭蕉扇,边扇风边驱蚊子,主要就是闲扯与讲故事,而隔壁陈奶奶讲的关于"水猴子"的故事,几乎成了我童年的阴影,吓得我好多年都不敢去婆婆家河边玩耍。
陈奶奶绘声绘色地讲道:民国时她还年轻,某日晚走夜路,走到一处很老的塘边时,感觉到有一人跟在后面,猛回头一看:只见一只手臂不长,指甲极尖,瘦精麻骨的形似猴子的怪物站在河边,她吓得尖叫一声,只见那怪物"卟通"一声,跃入河中不见了踪影。
陈奶奶又讲:隔了数日,某家小孩傍晚去河边水桥上玩耍,一会儿不见了踪影,家里大人以为掉河里淹死了,用竹篙捅,用滚钩滚,始终不见人,忽见河面漂起了小孩的衣服,急动用七里八乡的多部水车,车了几天几夜,只找到小孩一副尸骨。有长者说:是被水猴子拖下水吃了,小孩父母哭得昏天黑地,村民把河里鱼都捉了个遍,怕躲水下污泥中,曝晒几日,泥都晒得开裂成五分五裂了,也没见其身影,这才继续放水养鱼,至此后再也没见过"水猴子".
隔壁郭大爷过去开客栈的,也来凑热闹:解放后我在下洲还见过呢。大家本身听得毛骨悚然,听郭大爷这么一说,反而来了精神,总觉得离现实生活近,就不像陈奶奶讲的有悬疑色彩了,便催郭大爷赶紧讲。郭大爷不紧不慢,掏出一支旱烟袋,慢慢填着土烟丝,吧了两口才缓缓说道:那是54年扬中淹大潮,扬中江堤倒了一大半,百姓都到高岸上避难,满田满地的鱼、虾、螃蟹,还有很多蛇,捉都捉不过来,等长江水退去,死猪、死牛、死鱼、死蟹等臭气冲天,人们就将它们掩埋了。
这时候郭大爷顿了顿,又猛吸几口旱烟,极为神秘地又道:你们知道我看到了什么?说出来吓死你们:一只死了的"水猴子".大伙"啊"的一声,每个人几乎都要站起来了,急问:长的什内样子?郭大爷说:和陈奶奶说的样子一模一样。
童年的我,这时已被他们的故事吓得几乎魂飞魄散了,但抵不过好奇心,继续听着他们的海阔天空。再后来听他们讲狐大仙、讲民国枪毙人,甚至讲鬼故事,以及有电视后看《聊斋》《封神榜》甚至恐怖片,都没有超出听"水猴子"故事的恐惧。
直到十多年前,短视频开始流行,看到一篇关于"水獭"的片子,才真正看到了扬中"水猴子"其实就是"水獭",扬中也称"水獭猫".查看百度:水獭(学名:Lutralutra)为鼬科、水獭属动物。水獭躯体长,嘴短,眼睛稍突而圆,耳朵小,四肢短,体背部为咖啡色,腹面呈灰褐色。水獭多穴居,白天休息,夜间出来活动,除交配期以外,平时都单独生活,善于游泳和潜水,听觉、视觉、嗅觉都很敏锐,食性较杂。一年四季都能交配,每胎产1~5仔,主要栖息于河流和湖泊一带,尤其喜欢生活在两岸林木繁茂的溪河地带,分布范围极广,亚洲、欧洲、非洲都有其踪迹。水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减去了陈奶奶、郭大爷们添油加醋的迷信色彩,"水獭"真实存在于扬中水域,这与扬中地形地貌有很大关系。扬中东晋成洲,是长江中的冲积沙洲,所以河沟纵横,鱼类资源极为丰富,这就为"水獭"之类的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扬中老话:田鸡要命蛇要饱,都是自然规律,"水獭"就是一种普通的野生动物。至于有没有真的吃过人,无从考证,可能是老一辈为了防止小孩到河边失足落水而故意编造的故事,这也许就是老一辈扬中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