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听到耐烦心几个字是在乡下老家生活时,爷爷奶奶们闲摆龙门阵时会说"那家女主人勤快又好客,耐烦心才好哟".我在外婆身上看到了很大的耐烦心,她种下翠绿的豇豆、青菜,又把它们晾晒成干菜,做成腌菜。一种一收,翻捡晾晒之间,需要多大的耐烦心呢。后来长大后进城读书,我很少听到这个说法了。这几年因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奶奶总叮嘱我"雨雨,要找个有耐烦心的人哈,日子才好过。"我有些不解,问奶奶什么是耐烦心,她缓缓地回答我耐烦心就是做事勤快,不急躁,言语温和。如此,这算是奶奶给我提的择偶建议。
到底什么是耐烦心呢?随着学业、恋爱、毕业、就业等事情的叠加历练,回顾这么多年的成长过程,我慢慢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耐烦心有细心、做事不敷衍的意思。儿时在乡下,我和奶奶一起上山种土豆,奶奶打土沟,我负责把土豆块放进土沟。放了没一会,我就觉得枯燥乏味,于是变得毛焦火辣的,放得土豆一会密一会稀。奶奶停下手中的挖锄,一边整理我的土豆块一边教育我,"雨雨,做事要有耐烦心,这个土豆块放均匀了到时好长也好挖呀。"同样的,扫院坝阶沿这类琐事,也和耐烦心有关。起初,我几扫把乱舞起来,还自诩扫得又快又干净。扫地乱舞这个坏习惯也被大人纠正过来。渐渐的,我好像也变得耐烦起来,细细扫地、捡柴火,做事变得踏实稳重。
回眸我自己的读书经历,耐烦心是学习的定力,静下来安安心心看书,做题。尤其是遇到不擅长的数学,那些绕来绕去的公式、图形简直折磨得我要死要活。耐烦的"烦"字体现出来,那真是烦恼、烦人、烦难。多少次,我想要摔掉麻烦的题本,但内心涌起的耐烦心三个字把焦躁怒火压了下去。对不喜欢的事情要有耐烦心,让我度过了微妙的青春期窄门,进入了宽阔的新阶段。
近些年,我越发体会到不仅要对不喜欢的事情抱着耐烦心,就是喜欢的事情也得坚守耐烦心。拿读书写作来讲,那真是慢工出细活的事情。我爱买书,也读得极快。囫囵吞枣的后果是,我并没有汲取太多的营养。反思过后,我决定做个耐烦的读书人。于是,我精选一些书出来,带着耐烦心细细研读,边读边做笔记。这样的效果是不错的,在读的过程中很多灵感被激发,我反倒多了不少素材。在日记本上写下一行行的字,无形中练就我的耐烦心,让我在不擅长的课程里即使感到"度分如年"也能稳坐如常。再后来,开始电脑写作,耐烦心也一路相伴。我曾焦虑,如何写得完那么多文字呢?看着空空如也的屏幕,我叹息着。哎,还是耐烦些慢慢写吧,心里的声音一次次响起,我的手指一次次在键盘上飞舞。对着窗口似的电脑,我像一朵肥墩墩的蘑菇端坐着,看自己指尖弯曲伸展间不断充实的字幕,心里感到满足。
读书写作之余,我爱上了在厨房做菜。看着刀下的土豆、姜块变成一丝丝的,茄子、萝卜变成一块块的,我突然感到琐碎之中竟然有一种秩序之美。砂锅中的汤发出"嘟嘟"的声音,我被一种叫做烟火气的感觉包围着,心里说不出的触动。细细的做菜煲汤,听着自己喜欢的文章,等心上人回家。这样的时光是不是耐烦心最好的回报呢?我不也是在家人的耐烦心付出下长大的么?对生活的琐屑,耐烦心好像一副良药,抚平了焦躁。
我想起了耐烦心最初的来处,和那些勤劳朴素的乡下女人有关。乡间女人的那种耐烦心,被人夸赞最突出的体现是做饭菜待客之道。她们取下腊肉或炒或炖,菜园里摘来瓜果或蒸或煮,厨房里叮叮咚咚好不热闹,总之办出一桌子丰盛的菜。如此,耐烦心是匍匐在餐饮之间的繁琐细节,是烟囱吐出的缕缕白烟,是待客送客的周到之礼。后来我渐渐明白,她们的耐烦心也体现在一日日的劳作,以及抚育子女方面。生活有多少琐碎的事情啊,都被她们一一抚顺抹平,就像梳得光生的头发。
恋爱的稳定,即将面临婚期,我又有些焦虑,对新生活担忧起来。房子、车子、孩子、家人,一想到这些事情我真的头大。和年长的朋友交流,她们告诉我别怕,一步步来,耐烦些,日子都是一点点过出来的。表面上我做事、说话仍是大大咧咧的,内心却因青少年的创伤变得千疮百孔。有时我缺乏自信,有时又狂躁不安。幸运的是,男友铁丝是个耐烦的人,他细细地听我说话,又温和地开导我、安慰我。在他的陪伴下,对于许多不堪的往事,我渐渐释怀了,一些生活上的坏毛病也逐渐改正。我们约定好,除了日常的交流,要不定期做深度沟通对话,让彼此的心更贴近。"霜宝宝,书慢慢读,文章慢慢写,我们的日子也慢慢过。哥哥陪你一步步走,不要怕。"想着铁丝对我说的话,我发现原来带着耐烦心谈恋爱,走进新生活是如此安稳幸福。
近来,耐烦心三个字如春日的幼苗在心里生长起来。感受着这株苗蓬勃的生长力,我细细触摸它来时的痕迹,有了别样的收获。在漫长的岁月里行走,莫把耐烦心弄丢了,有话慢慢说,有事细细做,有爱缓缓谈。不怕烦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命的涵养。耐烦心是细心,是温柔心,是忍耐心,更是一颗对生活细水长流的爱心。世间诸事皆不易,最是耐烦心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