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秋

短文网

2024-07-19文/邹凤岭散文

夏归去,秋来到,打开手边纸页泛黄的书,翻阅宋代晏几道的《行香子·晚绿寒红》:“晚绿寒红。芳意匆匆。惜年华、今与谁同。碧云零落,数字征鸿。看渚莲凋,宫扇旧,怨秋风。”回忆昨梦前尘,体味人间莲、鸿、苹、云,感叹光阴易迁。

斗转星移,尽在不知不觉中。眼前似乎还见春柳鹅黄,尚听得夏蝉长鸣,这会儿就来到了秋。秋风扫过,大地由绿变黄,金色一片,到处溢出成熟的香甜。春夏花开邂逅的美丽情缘,归于秋的果实,又一个季节轮回。

春红夏绿秋至,原于美好。曾记得,秋天里,走在上学的田陌上,稻谷金黄,棉田植株上吐出了白白的棉絮,一派丰收景象。老师带领我们去村旁棉田里采摘棉花。想必是要让我们知道秋的果实来之不易,也好赶在秋雨来到之前,为父辈们收获这一年的劳动成果尽些微薄力量。走在乡村田园间,满眼秋的风光。蓝蓝的天空,偶飘几朵白云,白得那么耀眼,就像是刚吐絮的洁白棉花。夕阳下,劳动归途中,看满天红色晚霞。秋风劲,云彩升,似高山,像楼宇,更有牛羊归栏,飞马奔腾的画景。头戴斗笠的老农牵着饱餐后的老牛,慢悠悠地走在田岸边。炊烟袅袅的村庄,空气里满是饭熟米香。夕阳映照小河上,染红了的河水静静地流淌。宿鸟聚集岸边大树上,密密麻麻,叽叽喳喳,诉说鸟语缠绵。乡村人家清贫生活更显几多悠扬,特别的祥和。

秋来到,是因万物从春到夏修成了正果,把春华秋实献给人间。秋代表成熟,月圆,蟹肥,桂花香。小时候,唯有秋是能够饱腹的季节。秋天不仅有稻香米甜,更有瓜果菱藕,鱼跃虾腾,鸭欢鸡鸣。秋收时节,刚收割完的稻田是放鸭子的好场所。母亲顶着压力,养几只老鸭,这“鸭屁股”就是我家的“小银行”。有了鸭子下的蛋,拿到村头小商店去换回洋火、食盐、针线等日用品,还有节余供我上学支付学杂费。

观季节于自然变化之中,可为智者。知稻熟之秋,还见庄户人家。记忆里,庄户人家没有钟表,完全依照日出日落、自然生物变化掌握农时季节。踏冰霜、试水寒、迎候鸟、看草木、听花笑,月有圆缺,潮有起落,都是爷爷、大伯感知季节的有效方法。种在春天,管在夏天,收在秋天。农人们深谙秋的季节太重,心中有秋,方知秋风雨里情亦浓。秋天的田园,是一年的希望所在。秋的收获,是春夏付出劳动与汗水的结晶。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说到秋天的美,人们或许多少带点萧瑟之意。从田园走来,心藏辛劳收获的秋天,我更喜爱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近读林语堂《秋天的况味》,先生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秋的黄昏,独坐门前抽支烟,看那白灰之下露出的红光,微微地透出暖气,心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有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一年四季,偏爱于秋,便是顺应自然变化,享受收获季节的乐观人生。

秋日里,田园风光独好。这一天,回到久别的故土,走进老家老院,那棵饱经风霜的老梨树还在。看眼前,一个个大香梨重重地压在老梨树干枯的枝干上。老梨树用那不朽的身躯,源源不断地向果实提供新的养分,立于天地之间,吸收大自然之精华,把硕果和美丽奉献给人间。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今的田园,不再是寡种薄收的秋,果谷更为丰盈。展望大地,果秋之美,一番景致,胜似春光。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