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自驾徽州。
徽州,一个天然雕饰的所在,白墙青瓦,山水泼墨,藏着最后的江南秘境。徽州的美令人痴迷,汤显祖流传千古的不仅是《牡丹亭》,还有那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初到徽州,才知道徽州的诗意,一定是落在"村里"的。天青色等烟雨的宏村、阡陌纵横在云端的呈坎、还有粉墙黛瓦泼水墨的西递,都藏着千年的记忆。将徽州的美刻入脑海的,必然是宏村了。踏入古老的村落,仿佛走进千年历史的褶皱里,古朴的徽派建筑,搅起了那份江南的温柔。青石板的路和斑驳的墙,把旧时光的美勾勒而出。静谧的南湖倒映着的老旧民居,浮光之中、水天一色。在这里住一晚,去南湖书院感受墨香翻飞,抑或到百年茶铺煮茶听风,那是一种无双的惬意。
有一种说法,"没去过西递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作为深藏皖南的古镇,它更有烟雨江南的雅韵。褪去车水马龙的繁华,着色古朴的青与灰,甘愿做底为素胚,这就是西递。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村落人家,隐于山水之间,将所有古老岁月娓娓道来。走过岁月斑影的石板路,穿过藏着闺中少女一汪心事的走马楼,风拂过,雨飘丝,烟雨江南便在此处了。
再游徽州,是去查济。离开皖南川藏线,去往查济的路兜兜转转,现代风颇浓,让我隐隐担忧起查济的古风遗韵。做攻略时,看到有人说,"每年去查济写生的人比游客去的多,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查济,但查济早已是许多人心中最爱的那个徽州古村落".进入查济,一条河穿过村子,百年前的古桥跨河而卧,站在桥上,可以看到查济背靠的青山,雾气弥漫,无论哪个角度去看查济,那都是一幅长轴画卷,因为徽州的千年历史藏在这里。明清时的祠堂、牌坊、民居大多保留着当年的模样,雨滴滑落屋檐的那一刻,时光仿佛倒带了。
这次皖南之行,最是值得。徽州天路,去年才全线通车,这是一条挂在悬崖峭壁之上的绝美"彩带",这也是我第一次开车开得要吐的一条山路。九拐十八弯,车在云中走,人在景中游,虽苦尤乐,也算是人生中的又一次打卡之行。天路之行的尽头,是有着"古徽州文明摇篮"之称的新安江。车停深渡,乘船顺江而下,水面波澜荡漾,渔舟点点,两岸青山矗立,修竹墨树,古村落点缀其间,悠然如仙境。这样的新安江,就像旧时无滤镜的风景片,瞬间将人带入毫无雕琢的梦境之中,沉浸于诗仙李白"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诗意里。
三进皖南,始于心心念念的徽州天路,却沦陷于屯溪的美味和阳产的土楼。
到皖南的那晚,我们住在了屯溪。一场暴雨落下,蒸腾起来的烟雾便缠绕在粉墙黛瓦之间,与一旁的山水呼应,瞬间染成一幅清雅的丹青。
"徽州得烟雨,火腿遇新米",皆是自然之赐。发源于古徽州山区村落里的徽菜打造出了难以复制的"徽州风味".从臭鳜鱼到毛豆腐,还有徽式笋干烧肉,用一种特有的咸、鲜征服了来自四海的味蕾。
徽州的美食,不乏一些重口味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拥有200多年历史,"以臭闻名"的臭鳜鱼了,它和臭豆腐一样,嗅觉和味觉的体验恰恰相反,入口的瞬间,其实巨香。新鲜的鳜鱼经过腌制发酵,再来红烧,鱼肉惊奇的细嫩,吃起来鱼刺也少,轻轻夹开,骨肉分离,蘸上汤汁,酱香入味,只要尝试过的都会被种草。
能与臭鳜鱼一较高下的,当然是上过 《舌尖上的中国》的"毛豆腐"了。千万别被它的菜名吓住,不然会错过一道经典徽州菜。经过发酵后的豆腐,表层的绒毛会变成丝,置入高温沸腾的油锅里煎炸翻腾,待两面金黄时即可捞出。这时候淋上香油、裹上糊辣椒,入口外酥里嫩,鲜香可口,直接惊艳味蕾。
徽州多雨,所以一年四季都是"笋"味十足。尤其是屯溪的鲜笋,吃起来回味甘甜。我们去的季节吃不到鲜笋。屯溪的酒家用笋干与本地人自己腌制的腊肉来搭配,经过烧制后,鲜美的汁水被逼出,腊香扑鼻,笋肉却也脆嫩。
返程那日,同行的摄影发烧友君健提出,去趟阳产土楼。一直听闻阳产土楼,但是苦于没有同伴一起前往,今天刚好有这样的机会,于是我们欣然驱车前往。
阳产土楼,藏于皖南的群山之中,是一个依山而筑的小山寨,人称"皖南最后一片净土".据说这里最初只有一条古道通向外界,由于深处高山,交通不便,数百年来,村民以周边青石铺路架桥,取红壤木材筑巢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原生态生活,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流年之中,便形成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质朴壮观的土楼群。
坐当地人的摆渡旅游车,盘山而上,土楼刚入眼帘,暴雨如注,远山顿时弥漫成云海,雾霭之中的土楼古朴、沉静。雨过天晴,乌云间投射出来碎钻般的阳光洒在依山而立、千姿百态的土楼群上,与云雾缭绕的群山相互呼应,这时的阳产山寨俨然是一个云上村庄,目之所至、皆是诗意。瞬间我觉得,我找到了另一个徽州,它不在粉墙黛瓦间,也不在水墨江南里,而是藏于这片隐秘的净土之中。听说土楼的美分四季,最美当属晒秋。每当秋天来临,村里三百多栋土楼的院子都争奇斗艳地晒着玉米、辣椒、柿子、黄豆……这样的秋大概是人与自然最完美的结合,散发着古老传统的秋的味道。
皖南,值得再去。因为每次去了,你都能体验到"一遇徽州误终身,自此天堂是路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