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无弦万古琴

短文网

2024-07-01文/王耀敏情感

冬日一场雪,让时光在村庄游走的脚步停顿下来,洁白的雪透着光亮,使夜幕比往常要晚降临许多。

风雪中,上学的孩童、出门的大人都早早地往家里赶。家家户户都趁着最后一抹光亮做好晚饭,赶鸡进窝,刷锅喂猪。皑皑白雪映衬着户户初上的灯火,散发出无限的人间温情。大雪封门,围炉畅说,单调的冬日生活,因为一场雪的款款而来,变得格外温馨,全家人静静地围坐在一起,品尝劳动的快乐。

这时,我们家的屋内,蜂窝炉已绽开花瓣,茶壶里的水已开始浅吟低唱,奏起了舒缓的背景乐曲。

手巧的母亲在灯光下开始忙碌起来,帮乡亲们裁制春节新衣的剪刀发出春蚕般嚓嚓的咬声。

在这梦幻般的乡愁大幕下,在这诗一样的意境中,新的一场家风家训说教会,在老父亲磁石般的声音里徐徐展开……

父亲读过私塾,加上勤奋和聪颖,能写会画,纸扎手艺也很高,《三字经》《弟子规》背诵如流。恢复高考后,我读师范时,他已年近古稀,一次兴之所至,当着我的面,还一口气背下了周敦颐的《爱莲说》,令我十分吃惊。

母亲则没上过学,但受家庭环境的浸染,在生活的大课堂里,逐渐也认识了很多字,可谓“从无字句处读书”。

母亲裁艺过人,从纺到织,从剪到制,一套套流程样样精通。父母总是以己之长帮助村内村外,对人宽怀雅量,以善为先,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给我们晚辈树立了榜样,为形成良好的家风夯实了根基。

在培养我们的品德方面,父母好像有分工似的,父亲突出勤和严,母亲则体现俭和慈。

曾记得,由于我们家人口多,要盖新房。父亲在外出回家的路上,总是从几里地远的路上,肩扛一块石头回来,他说“房子是由一砖一石建起来的,这叫积少成多”。我们兄弟五人,父亲恐人多招惹是非,对我们严格管束,叮嘱我们要与人为善,切不可仗势欺人,遇事学会忍让和吃亏,否则人家就会说人多势众,欺负别人。

他还不止一次对我们讲,曾有给我们改名的想法,说我们都长大成人了,名字已经不好改了。如有可能,会把我们兄弟五人的“书”字辈后面,按顺序分别加上“温良恭俭让”,以此来教育我们学会“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母亲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年代,养活我们一大家子,知情人都会用通俗的话说,这是“掌勺子把的功劳”,意味着母亲会勤俭持家,料理生活。母亲聪慧手巧,除纺织裁制手艺极高外,剪纸及厨艺也样样精通。在家默默无闻,从不歇息。

为节俭,把旧衣服由大改小,由旧翻新。只见剪刀、针线在母亲的手中灵巧地翻转,手随心走,线跟意行,不大工夫便大功告成,穿在身上既合体又好看,我们兄弟姊妹八人的穿戴常引来乡邻的赞叹和羡慕的眼神。

每当父亲发脾气教训我们时,母亲的慈爱便表现出来。她总是顺从父亲的意思,用安详柔软的语气劝诫我们,既不添油加醋,也不偏向护短,收到了异曲同工的教育效果。

我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人心要实,火心要虚”,为人要忠厚实在,才能站稳脚跟,炉心上下通气,火苗方可旺盛。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的工作职务随之变动。成为县处级干部后,父亲已过世多年,母亲已八十五岁高龄,眼睛因年轻时劳累仅能看到一丝光亮。我回老家看望她,她幸福又满足地拉着我的手,和颜悦色地看着我,说了一句让我永生难忘的话:“耀敏啊,要记住,山高不遮太阳,官大不压乡邻,村里人找你,还和原先一样,能帮尽量帮。”当时我很吃惊,这句话怎么会从一位三寸之足的柔弱老人口中说出,使我既感动又敬仰。母亲没读过书,更不懂教科书上的那些哲学,但是显而易见,母亲是懂哲学的,她懂的是朴素的生活学问,是人生的哲学。她是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以她的智慧悟得的。

在明礼尚学方面,父亲经常讲“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深刻内涵,讲“孟母三迁”“凿壁偷光”“程门立雪”的故事,讲“学会手艺不压人”的道理,用身边的事例和典型,教育我们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我们不管走到哪里,做什么事情,都要“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干事”,讲“人在做,天在看”,不做损人利及的事,要求我们公私分明,坦荡做人。

父亲反复用“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诗句激励我们,教育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父亲在垂暮之年仍抱病看书、写字、记笔记。他的这种“活到老,学到老”“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自觉学习。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在父母的引领和培育下,我们家逐步形成了“崇德向善,清正守义,明礼尚学,勤奋节俭”的淳厚家风。嘉言懿行布德泽,沐浴后世更葱茏,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兄弟姊妹们都勤俭吃苦,与人为善,工作努力,清正做人。

乡愁不墨千秋画,家训无弦万古琴。乡愁不墨,却是一幅熨帖在心底永不褪色的瑰丽画卷。不忘初心,永远记住回家的路,在有“谱”的人生路上健康前行,成就幸福丰盈的人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