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指尖上的乡愁

短文网

2024-05-16文/佘建民情感

张溪老街,历史悠久、商贾云集,人文底蕴深厚。自古民间艺人众多。铁艺、木艺、布艺、篾艺人遍布大街小巷,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手艺人,在老街或招徒授艺,或开厂办坊,或挂牌经营。那时,来镇上拜师学艺的后生、收购手工艺品的客商,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下街头的水路码头边有个叫王工寓(又名王宝山)的望江人,上世纪30年代来张溪落户,后在老街口创办起了篾器社。此人师从高手、篾艺精湛。他编织的农用家具,美观大方,经年不腐;花草虫鱼栩栩如生、喜幛寿联玲珑剔透。在老街他一边经营篾货,一边教徒授艺。桃李遍布县内外,篾货远销北上广。

祖居塔里古村落的冯家贵就是他的关门弟子。冯家贵,男,1945年3月生,现住张溪镇塔石村方边村民组。贫困的家境,使他从小失去上学的机会,自幼在家放牛务农,做家务,18岁开始拜师学艺。由于聪颖好学,悟性强,加之刻苦勤奋,做事认真,很快就学业有成,且技艺出众。从此他就和篾竹结下不解之缘。农忙在田间地头讨生活;农闲有时在家为乡人编制篾具,有时挑着工具走村串户,享受匠人的待遇。一竹一篾,编织艰辛岁月;一箩一筐,倾注人间真情;锯断一根毛竹,劈开一片希望,穿插甜酸苦辣,放飞人生梦想。

冯家贵秉承宗师的篾艺,除编制农用家具、日常用品外,还擅长编制鞋筤、麻箱、壶套、凉席、中堂等难度较大的竹篾工艺品。出师后,先后有九江、南京等地商家慕名前来或请他上门做篾货,或请他为餐馆、酒楼编制“福禄寿禧”“梅兰竹菊”等幛联、壁挂。做工考究的竹编工艺,不仅装饰了门面,增添了雅趣,而且提升了这些公共场所的文化品位。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塑料制品的冲击下,篾工这项传统手工技艺渐渐失去了市场。周边的人纷纷丢下篾工手艺,外出打工,而冯家贵仍坚守在家。一边种地,养家糊口,一边琢磨创新竹编工艺,孜孜不倦地编制他的篾艺梦想,或赠人,或收藏,或卖点小钱,目的是为了不使这种传统手艺荒废和失传。

他做篾艺非常认真,对自己的要求也极其苛刻。每当“风拂竹叶,俊鸟啁啾”的清晨来临,他就踏着晶莹的露珠,来到阳排山上,选择粗细均匀的优质水竹,断枝去节带回家。回家后,稍事休息,就根据所编竹艺品规格的大小,将水竹裁成大小不一的竹棒,再将断好的竹棒精心剖成竹片。竹子在篾刀下顿挫有声,一会儿工夫,一大摞篾片便散落在脚边。他喝口茶,来到钉有一对牛耳刮刀的长凳旁,用锋利的刮刀,将竹片反复刨刮成厚薄均匀、薄如蝉翼、光洁如玉的篾片。待到傍晚,他将加工好的篾片浸在锅里,大火蒸煮一个多小时,并不停地翻动,使其蒸煮均匀。趁天黑前,将煮好的篾片放在院子里晾着,且至少要经过两夜露水的滋润。两天后,再将晾干的黄篾片染成篾艺图案所需色彩……当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才开始他的篾艺创作。一件较简单的工艺品从设计到制作成功,往往要十天左右,稍复杂点的所需时间就更长。这时,他在编制板上一蹲就是半天甚至是一整天,有时夜晚也顾不上休息。完工后,他还要精心将篾器涂上青漆,阴干后方才示人。

他编制的婚嫁礼品、床上用品、居家用品、书房客厅装饰品有百余种,产品丰富多彩,琳琅满目,这些指尖上的尤物,集使用、鉴赏、收藏于一体,晶莹剔透,小巧玲珑,让人爱不释手。

我们慕名走进老人简陋的住房,只见遍地是篾工刀具,篾屑、竹片和一些半成品,老人正蹲在编制板上专心致志地编制,色彩斑斓的篾片在老人的指尖上翻滚、跳跃,让人眼花缭乱。深感老人守护传统技艺的不易,我们不禁为老人坚韧执着的守望精神所感动。知道我们决定为他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意时,老人显得很兴奋,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说:“我一生就喜欢篾艺,不能让老传统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丢失。不然就觉得对不起师傅。”

是啊,老人坚守的不仅是传统篾工手艺,更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在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下,老人仍孜孜不倦地守望着古老的技艺,演绎着指尖上的乡愁,需要多大的耐心和毅力,是多么难能可贵!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