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吾心安处即故乡。好家风,隐藏在村庄的秘密之中,一个家族的好家风,就是一个谜团。
故乡的家风与时代同频共振,千丝万缕,具有割舍不断的情缘。
遥想童年,往事如烟。曾记得爷爷居住的老屋门厅上悬挂着一方匾额,匾额虽然被岁月尘土笼罩,但仔细观看仍然能看清"耕读传家"字样。至于这栋老房子是何年何月建造,匾额是何年何月悬挂,就不得而知了。朝观夕览,总感觉这方匾额要比家里其他任何物件都要古朴凝重,当时总是茫然不解,不明白挂这方匾额干什么,有什么含义。
直到读中学期间,方才读懂这块匾额的真正含义。"耕"应该是从事农业生产,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就是读书,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程氏祖上原本就是草根家庭,历来奉行"耕读传家"的谆谆教诲,既学做人,又学谋生。为了振兴家族,先人们一直坚守"早晨唤农耕绿野,晚间教子步青云"的家风。认为人生在世,唯读书和耕田两件事是重中之重。读书者不贱,耕田者不饥,成为程氏家族耕读传家的理想追求。
我就是在这样的草根家庭里"半耕半读"长大的,耳濡目染,感同身受父辈谨严的家风,见证了耕读传家最能长久的现实。还是懵懂少年的时候,家庭极为贫困,生活艰苦,兄弟姐妹多,为了解决温饱,每天晨起都要下地干活,读书的时间少,那个时代对读书也不甚重视。受家训家风影响,父亲与众不同,尽管再穷再苦,一家人省吃俭用、东拼西凑勉强拿出来一点学费,坚持让我们上学读书。虽然哥哥姐姐们没有读太多的书,但八个孩子均上完了初小,两个高中生,一个大专学历。每逢假日,只要发现谁贪玩偷懒,父亲便会斥责:"勤有功,戏无益。"父亲教导我们"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传授我们"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传统文化与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生态理念。
中学毕业,正在繁忙的复习高考中。夜深人静,父亲翻着家谱,说:"不能熬坏了身体,劳逸要结合,遇到疑难先放一放。"碰巧遇上一道难解的题,我便随手放下习题,读到家谱上"耕读传家"的祖训,才知道父亲以前的教导是对"耕读传家"的用意与阐释。
父亲在饮食方面很是节约,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平常只吃最普通的白菜、萝卜、土豆、瓜豆等。很少吃肉,海鲜更是碰都没碰过。
他每每用《朱子家训》教导我们兄弟姐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恋。"
我小时候淘气不懂事,任性妄为,每次吃饭总会把饭粒抖落在桌上、地上,被父亲看到后,他会毫不留情地训斥一顿,说这样浪费粮食是极大的犯罪,以后吃饭一定不能糟蹋五谷,尽量不要让饭粒掉落地上,让饭粒掉落地上迟早会被上帝惩罚,沦为乞丐的。而且,每当这时,父亲还会放下碗筷,总以威严的面目讲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父亲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是想以此诗来教育我们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普通人家也有普通人家的家教家风,父亲说,人活一世,就要活出自己的人样来,而且是好人样,首先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轻视耕作,耕和读同样重要,耕读在中国已经是一种文化现象,对中国人的伦理思想、家风家教和文化良知,甚至思维方式都影响深广。
母亲历来与人为善,她一生从未与人红过脸吵过架,宽宏大量,容忍别人,是她一辈子的处世风格。母亲经常教导我们,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人要识相。人家的一针一线,绝对不能拿,更不能随便白吃人家的东西。母亲的饭桌家教很严格,她要求吃饭不能"吧唧嘴",吃菜不能光拣自己喜欢的吃,筷子不能在菜盘子里乱翻乱搅等等,那时候饭菜虽然量少质差,更谈不上丰美,但因为立了规矩,一大家子人依然谦让有序。每当这时,母亲面露喜色,心里似乎有一种自豪感。
后来,我探访过许多乡村古民宅,发现许多座古宅院的门厅上都悬挂着风格不同的匾额,像"德重望闾""敦睦乡里""忠厚传家"等等。寥寥数字,却沉博绝丽,虽然颜色褪去,墨迹斑驳,但丝毫不影响其笔法的遒劲和雄浑,依然能闻到翰墨的清香。每每看到这些,我感慨颇多,总要站在匾额下伫立良久,勾起无限遐思。
良好的家风浸润人的德行修养,是祖先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宝,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石。回望家风就是寻找我们祖先的光辉形象,为自己的灵魂寻找故乡,把心灵上的故乡浓缩到"家风"里。故乡难离,不管我们走多远,飞多高,年龄有多大,经历过多少风雨,家庭永远都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时刻等待着我们的回归。若说乡愁是联系游子和故乡的纽带,那么,家风就是联系个人与家庭的脐带,是存藏在内心的人文基因。
故乡在新鲜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庄稼清香的味道,让人魂牵梦绕;故乡的魅力,横亘在历史岁月中,封闭着纯净的自然风光,那古朴的风土人情,淳朴的乡风,憨厚的民风,令每一位土生土长的游子们沉醉!
哦,原来家风出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