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岳石洪

短文网

2024-06-14文/叶子随笔

去鄂州市汀祖镇岳石洪村看看,身临其境地感受一番,是我一年前的愿望,今年夏天终于如愿以偿。在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我与友人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汽车从316国道出黄石下陆,走碧石渡镇,过白雉山,越李家境村,到汀祖华伍村四峰山,一路风驰电掣。"到了岳石洪村吗?还有多远?"我急不可待地问友人。友人嫣然一笑,指着不远处的山头说:"到了,到了,前面就是。"汽车右转弯,一路前行,不一会儿就停在了岳石洪村游客中心门前。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快速下车,大步迈进游客中心。

接待我们的是游客中心的负责人,一个瘦瘦高高、清清爽爽的年轻男同志。他把我们带到游客中心的宣传展板前,指着图文并茂的宣传牌,将岳石洪村的历史、矿冶、诗词、乡村振兴、美化亮化以及生态旅游等,向我们娓娓道来。他说:"这里是外来游客了解岳石洪村的窗口。"

接着,我们走进一座有着250年历史的乡村博物馆,古色古香的木屋,门窗上绘着龙凤呈祥、花开富贵等图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偌大一座榫卯结构的房子,没用一颗钉子,却能紧密相连、严丝合缝,古人的智慧让人惊叹。古典开朗两相宜,尖塔形斜顶,抹灰木架与柱式装饰,自然建筑材料与藤蔓相映成趣,经典而不失时尚。上圆下方的天井,除具有收集雨水、通风、采光、防火等功能外,还饱含美好的寓意和人生哲理。古人认为水为财之源,天井"聚水",就是八方来财之意,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同时,它的形状还告诉人们做人要方圆结合,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天井的制作,将为人处世的哲学思想深深体现在传统手艺中。座钟、化妆盒、梳妆台、礼品木架、匾额、马车、衣服等老物件,如一段段故事,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从步入乡村博物馆的那一刻,我们就被眼前简朴而宁静、悠久而亲切、古老而柔美的古物吸引。它无声地牵引着我们的脚步,让我们沉浸于旧时光里。

下一站是举人沟。举人沟因人而得名,因读书的故事而声名远播。湖北大冶人余国柱,清朝名臣,后来拜相。传说,他年幼时在东方山学堂读书,每天都会路过后山那条自上而下流水潺潺的水沟,见此地环境清幽,景色迷人,故结庐于此。余国柱在此潜心苦读,十年寒窗,后来中举成为佳话。后人为了纪念余国柱,便将此地改名为举人沟。沟内现有余国柱的洗笔池、砚池笔墨等遗迹,仍清晰可见。

门楼上"举人沟"三个字遒劲有力,是著名作家刘醒龙先生的手迹。从古至今,一批又一批文人墨客纷至沓来,饮酒作对,留下诗词歌赋,给举人沟增添了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让名不见经传的举人沟声名鹊起。步入举人沟,一阵凉风袭来,顿觉神清气爽,疲惫全消。孩子们在举人沟里戏水,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游客穿梭在林荫路上,时不时停下脚步闭目神游,仿佛眼前便是英姿勃发的少年余国柱秉烛苦读的情景,耳边回响着他抑扬顿挫的读书声。

近年来,岳石洪村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乡村振兴发展,变废弃矿山为绿水青山,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变金山银山为幸福靠山,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红色引擎"作用,全面筑牢旅游服务之基,补足旅游文化之钙,搭好旅游致富之桥,走出了一条"党建+全域旅游"的发展之路。

这次亲临其境,终于感受到了岳石洪村的魅力所在。一个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气息浓厚、党建引领的现代化美丽乡村,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