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花生地

短文网

2024-05-10文/杨丽琴情感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几场秋雨,击退了暑气,婆婆开始忙着播种,忙着薅锄,最紧要的是忙着收花生。

老家在山区,婆婆的花生地零零散散,山脚一块,山尾一条,山丘一片,大大小小,七扭八曲的,分布四五处,加起来不过六七分地。以前,田地没承包出去时,婆婆每年都要种一亩多地花生,山地虽然野,但总归是正经的田地,每年都要收获五百斤左右,家里五个孩子,婆婆给每个孩子留一份。

老家的土质,种的花生,又大又饱满,生吃,有一种特有的甘甜,榨出的花生油也特别的醇香,让人留恋,难以忘怀。

前几年,村里的地都打包承包后,婆婆在山里这里四五十株,那里百十来株,一锹一镐挖铲开荒,好在,山地宜种花生。林间树空,也点上几棵,不伤树,不破坏水土。

地少了,婆婆更加上心打理。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婆婆翻出花生种,一个一个剥成米粒,去农机店里买来杀菌杀虫剂,加水调均匀,拌入花生米,又一粒一粒点进山地里。

一场春雨滋润,花生地冒出了点点绿色的小嫩芽。那小芽儿见风长,几天过后,满地绿油油的花生秧苗在春风翩翩起舞。绿杆,卵圆的叶,那深深的绿格外清新,是生命,是成长,饱含着婆婆的希望。

家家开始忙着施肥、除草。施肥显得尤为麻烦,先在花生秧苗边撒上肥料,再用锄头拢上土,既不能伤了花生苗,又要将肥料盖上。等下雨了,肥料随雨水渗透到土层,滋养秧苗。

遇上干旱天气,婆婆挑上两只桶,踮着小脚,从村头的水塘里挑水,浇灌花生苗。一担一担的水,泼洒一路阳光,从村头,到山脚,到山尾,到山丘,一趟又一趟,不仅仅是耐心,还要有力气,婆婆将庄稼打理得肥肥壮壮的,豆子、玉米、芝麻、麦子……似乎比养育她的儿女还要用心。

秋分过后,菜园的辣椒茄子要下市了,屋前屋后的柿子枣子也像化了彩妆,点上成熟的红。婆婆无暇顾及,她要乘着天气起花生。花生起早了,米仁嫩,太阳一晒,仁子缩小了,产量就低;起晚了,花生落土了,开始出嘴发芽。婆婆是有经验的,花生叶子渐渐变黄,如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落了,就可以起了。若拔下一株,剥开花生外壳,里面米仁饱满紧实,粉白粉白的,如初生的胖娃娃。

秋收过后,有孩子回去,婆婆总要晒出她的收成,绿豆、红豆、山芋、芝麻油,如同搬出一堆战利品。婆婆说,收得不多,每人都有。其实,现在网上超市购物也方便,婆婆也年近八十了,我们也都劝她别忙活了,婆婆嘴上答应着,但一到开春,她又闲不住了。看到我们带着她的收成,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

提起婆婆,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婆婆不识字,更并不懂诗。但是,婆婆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爱孩子,爱脚下的土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