卌五年前的五四联欢

短文网

2024-07-31文/戴健情感

45年前,春节放假前夕,我所在的安徽拖拉机厂宣布,将要投产的新铸工车间全体职工收拾行囊,节后整建制拉往上海培训半年。

安拖是省城一家扩建中的大型企业,新车间先进的机械化流水线和电气设备正处于安装调试阶段,我们这批刚报到的年轻人尚未"入流",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除了看热闹瞅稀罕,啥也不懂,岗前培训是完全必要的。于是正月初四甫一上班,我们就乘上了合肥-上海的直达列车。200来号人集中在三个车厢,那时车票是每张10块钱。

学生时期我就曾来过上海,到了市区繁华的南京路、淮海路、西藏路和外滩,参观或浏览了中共一大会址、24层高的国际饭店和有近60年历史的外白渡桥,在复兴公园瞻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虹口公园见过"鲁迅".然时隔11年再来申城,培训所在地上海马铁厂,却僻居沪西南城郊接合部的莘庄,位于徐家汇到闵行之间,周边都是农田,不像现在地理位置上已是"上海的中心".我定岗是"机械电工",却要师傅从"老虎钳拔电线皮不伤及线芯"开始教,自己不免汗颜。最要命的是中餐时排队买饭,前面的上海姑娘用吴侬软语报出"你量"(二两),我却操着江淮普通话念出"六两",大肚汉引来"回头率"和窃笑。再就是初来乍到,带来的几本书已看完,下班后无事可做,又没有文娱生活,不免思乡念亲。

清明节刚过,带队的合肥厂领导召集我们青年职工开会,说上海厂方为加强联谊,增进了解,活跃气氛,丰富职工活动,主动提出与委托培训方合肥厂,举办五四青年节联欢活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55周年,双方团组织即刻着手准备节目。我们安拖方面当然积极响应,大家群策群力想办法,以实际行动展现合肥与合肥人形象。

合肥来沪的青工中,能独唱的、擅乐器的有文艺细胞者不乏其人,但领导要求一定得有与培训相关的节目,这就难倒了一众人。关键时刻,我主动提出,自己曾做过文艺创作的事,请给点时间,我来编节目。

我这样建议并不是"胸无点墨".前几年在农村,我就会吹笛子拉二胡、作词谱曲,是宣传队的"文场";还编过一本《公社歌声》诗集,钢板铁笔蜡纸,套色刻印;又受命代过中学音乐课,粗通谱曲。也许是当时"求贤若渴"吧,领导"矮个子头上选将军",特批我五天"创作假",要求我快速拿出节目,好让联欢会上有"合肥声音".就在那几天,根据参加培训以来的心得体会,我用行李包当凳子,双人床的下铺当桌子,冥思苦索,挑灯夜战,写出两个节目的初稿。

一个是"三句半",反映上海师傅悉心"传帮带".上海人精明能干,思维敏捷,他们把技术上"授人以渔"看成"阿拉"的职责和荣耀,站位高却不保守,还热心和我们交朋友,共话沪皖一家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合肥来的青工珍惜来之不易的培训生活,个个勤学苦钻,技艺上日益精进。我把这样的印象写在其中;一个是"独幕剧",反映合肥青工在沪的工作生活。翻砂铸型,我们不怕累;浇注铁水,我们不怕热;从看懂图纸到熟悉每道工序,我们不怕难。我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大家还利用工余时间交换看书,温习文化课,坚信"知识就是力量"(半年后恢复高考,安拖张榜,录取130多人)。

我奉上的节目经过小范围的讨论修改,一致通过,而后进入选演员排练阶段。我则在台前幕后做点指导,看着自己的作品日臻成熟。我还废物利用,在上海马铁厂旧图纸的背面精心设计了16开节目单封面,左上侧舞台帷幕半拉开,台柱和宫灯点缀其中,又镶嵌了个手绘的像模像样的红色印章。这个节目单至今我还保存着。

五四青年节到了。下午放假的前半段是看演出,上海与合肥两厂联欢。傍着炉水的余温,车间临时搭建的舞台上,革命歌曲和上海脱口秀、江淮民歌小调汇成交响。合肥方由我报幕,共推出了七八个节目。在三通鼓一道锣的节奏中、在时而舒缓时而高亢的音乐声中,我的作品也在彩灯齐放的舞台上绽放。欢声笑语和掌声不断,联欢会圆满成功。

那一刻我在想,我这个"土包子"编创的节目居然能从安徽农村的"草台"擢升到上海的"厂台",今非昔比,我当自勉自励,继续发愤。临回合肥时,前一年还在农村劳动穿草鞋的我,舍得花6块钱买了一双最便宜的猪皮鞋,那是我第一次穿皮鞋,于今已45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