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这是唐代诗人元稹这首“咏廿四节气诗”之《小暑六月节》,内容恰好与“小暑三候”相应相合。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至,凉意不再,连风都是温热的,但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诗经·七月》中这样描写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里的“八月”就是夏历六月,正值小暑。由于炎热,蟋蟀离开田野,来到庭院墙角之下以避暑热,老鹰也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飞翔。
小暑时节的山村夏夜最是迷人。晴朗的夜晚,我们全家人在操场上纳凉。天空中繁星闪烁,父亲教我们识别北斗星,母亲会给我们讲《嫦娥奔月》《吴刚砍桂树》的故事,有时也会教我们记诵儿歌、乘法表、珠算口诀等。稻田里蛙声一片;石头缝里,墙角之下,蟋蟀唧唧;树林里不时会传来一声鸟鸣,许是被什么惊着了。静心屏气,甚至能听到风穿过庄稼或树林的细微“沙沙”声。
阴历六月初六在小暑前后,相传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民间有“晒伏”的习俗。每逢此日,各家各户都会把衣服、被褥之类拿到阳光下暴晒,以去潮除湿、防霉防蛀。印象中,母亲总是在夕阳西下前把带着阳光味道的衣物收纳箱柜,还会在箱角和柜底放上一两枚用纸包着的樟脑丸。
小暑以后天气炎热。为了防暑,母亲经常熬煮绿豆汤给我们喝,有时还会加入又甜又面的老南瓜一起炖煮。甜糯的南瓜绿豆汤晾凉以后喝,解渴防暑还顶饿,是理想的夏季冷饮。
如今又将小暑,禁不住心情雀跃。只是身居小城,已是多年不闻蟋蟀之声,更无缘领略老鹰翱翔天宇的雄风。因此我更加庆幸自己曾经有过这么一段乡村生活经历,让我亲身感知二十四节气的表征与物候,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愿今年能在小暑时节回乡间老屋小住几日,在暗香浮动的荷塘边静享清凉,在夏虫啾啾的夜晚细数繁星,在此起彼伏的蛙鸣中畅想丰收,在南瓜绿豆汤的香甜里感念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