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师节,在外地工作的老公寄给我一件礼物——一支钢笔。并且还特地请人在笔杆上刻了“砥砺前行,不断耕耘!”八个字,大有“予之以墨,书之以成”的意思。笔我很喜欢,但一看价格好贵,觉得太浪费了。老公笑道:“文化水平高的老婆用上档次的钢笔,这叫‘好马配好鞍’。”可是,现在备课、写作都用电脑,偶尔写字也多用中性笔,钢笔几乎无用武之地,都不记得上次用是什么时候了。拆开精美的包装,把钢笔吸上墨水,端坐于书桌前,开始试笔。真是一支好笔。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写出过这么漂亮的字了。
我做了四十年教师,从六岁到六十岁都没离开过校园,可以说是跟书本笔墨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记得小时候,物质条件比较差,一分钱一支的铅笔也要省着用。三年级之前用铅笔,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了,老师要求必须用钢笔。哥哥有一支“金星”钢笔,藏在他的“百宝箱”抽屉里,我常常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把钢笔拿出来用。有一次,我在学校的作文比赛中得了奖,哥哥一高兴就把它送给了我。
有一支好钢笔是大家学生时代梦寐以求的事情,好多同学的钢笔都是杂牌的,或者是用一些零件东拼西凑的,经常坏。好在那时有职业修笔人,隔一段时间就挑着担子到学校门口来,一支旧钢笔坏了修,修了坏,对付着能用好几年。
考上大学后,家里给我置办了全新的装备,自然少不了一支新钢笔。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记得我小时候也是练过毛笔字的,那时学校有大字课,父亲给我一支“狼毫”,据说是用狼的毛做的,很高级。可惜,我一直写不好毛笔字,还是习惯用钢笔。
读大学的时候,记课堂笔记、写作业、做摘抄……都是用钢笔。课堂笔记全靠手写,埋着头奋笔疾书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日积月累右手中指被笔杆磨出了茧子。我把当年的课堂笔记和摘抄本找出来,高高的,一大摞,一页一页翻过去,全是工工整整的钢笔字。那时候的学生,多有一手过硬的写字功夫,字是门面,写不好字是要被人笑话的。
我工作以后,写教案、批改作业、写评语时,都是认认真真写钢笔字。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性笔取代了钢笔,钢笔用得越来越少,直至完全束之高阁。然而,中性笔虽方便、价廉,却太过随意,我总是一买几十支用完就换。它不像钢笔一用经年,人和笔之间,有了伙伴一样的熟悉和信赖。我想大家用过的每一支钢笔,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有的是我们所珍爱的人送的;有的是自己在特定的日子里买的;有的是某一次征文比赛的奖品……这样一支有记忆、有情感的笔,带给我们的书写体验是那样的亲切和温暖。即使是不再使用了,也舍不得丢弃,它是值得我们珍藏一生的纪念品;是书写工具,更是满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