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年前,知县陈春月下泛舟七里湖,应该是个月朗星稀微风拂面的秋夜,远眺月下湖面波光粼粼浪静风平,心中一片怡然。
到任东流县,“新城垣以卫民,新柳堤以济民,新察院以纪法,皆不劳民一力,敛民一钱”,百姓赞:“候(陈春)以心余邑者心天下”,难怪陈知县要对月吟怀:“抚景心千里,怀人酒一杯”了。他断然不会想到440年之后,他月下泛舟的地方早已不是和长江连成一体的七里湖,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七里湖水域已不是当年的面貌,垦荒植林围湖造田,已让这片白茫茫的湖面变成了红叶村的稻田、麦田、荷田、瓜田、豆田……陈知县或许不会想到,他任下的东流县虽是当时富庶繁华的通衢之地,如今县治所在地东流镇红叶村以其省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的实力引得一批批筑巢“凤凰”栖息而至。但他应该想到,早他之前500年的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曾在此留下“沧江百折来,及此始东流。东流会宾客,建德椎羊牛”的千古名句,前有古人,后必有来者,东流是个好地方啊,儒聚江城,香满落英。如果说东流是八百里皖江南岸的水上蛟龙,那么红叶村就像是悬在龙首的一颗明珠。
正值秋分好时节,意大利杨树笔直修长,排在改造后的七里湖两旁,透过密密的叶片可见湖面点点斑影,恍然老电影的某个画面。秋风甚好,吹去了前几日还躁动不安的燠热,大地一片祥和,阳光像是懂得这群追风文人的心思,一会儿亮,一会儿暗,秋风吹得原野层层叠叠,红叶村仿佛我才走过的川西高原,天蓝得质感,云朵瞬息万变,极尽秋之美姿。这缕缕秋风吹得人神清气爽,也让大地万物变得招摇、张扬、俯首、称臣。
万亩良田自不必说,稻谷可能已是第二茬了,荷叶和季节是如此合拍,留得残荷采秋风,枯荷残梗总让人生出许多意境。可是,农人的双手却如神来之笔,在稻田、荷田里画出多么实在的图画。稻虾、藕虾连作,丰收在望啊,小渔船在稻田旁边的虾塘里逍遥地漂浮,是等待农人亦或采风的客人上来小试一番呢。风翻稻浪秋阳洒金,采一片枯荷夹入书页,总是文人的喜好。荷叶塘组、菱花组、边寨组、埂头组、红瓦屋组……这些名称土得诗意俗极而雅的村民组是红叶村的细胞组织,而汉民族和随后迁至而来的回、壮等多民族融合,共建和谐家园,其间衍生几多美丽动人的故事也未可知。门前良田万顷,屋后绿树成荫,田舍依山傍水,村庄富庶安静。留连在此,乐不思归。宋有黄庭坚雨泊菊江城,今有我等抚今追昔采风人。眼前五彩,青绿赭黄红,层次分明,意大利杨树虽高高在上,却不忘将黄绿相间的三角叶像风车一样转个不停,田间地头的秋茄、秋椒紫得贵气红得逼人,豆禾芝麻禾骄傲肥硕,丝瓜仍使劲地伸长脖颈在风里荡来荡去,蕹菜纯白的花像是小喇叭,地肤正在等待秋风扫落叶和农人一道回家编扫帚,三裂叶薯、韭莲开出了紫薇色的花,瓜棚里的麒麟瓜经过一场声势浩大的夏,还不甘退场,时见绿皮花纹的瓜躲在藤下窥视着来往行人,难怪那个湖北承包商一脸灿烂,他又收获了一个丰收年哪。
现在有些在商品房里住腻了的城里人,希望有个村落能收留自己,门前种花,屋后种菜,有柴米油盐诗酒茶,有三五知己秉烛夜谈。是啊,红叶村卜筑于此,布衣菜饭,修身养性,闲来,寻寻辛弃疾东流村壁,朱熹菊所,于谦菊江亭,杨万里香口岸,昭明鹤驾处,陆游钓学湖,孔贞运世间谁清幽……人生快意不过如此。又其实,何须刻意许多,一缕秋风便将红叶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