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短文网

2025-04-21心得

短文网整理的抗洪抢险心得体会(精选20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1

6月19日耳口乡境内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超过200毫米,中午1点水位达到76.45米,14点水位达到79米,暴发特大山洪,乡政府、昌甫村、圳上村、耳口林场、九龙分场受淹,供电中断,晚19点水位达80.9米为历史最高,通信中断,耳口乡、耳口林场告急。据初步统计,全乡受灾群众1.1万余人,预计直接经济损失约9.6亿余元。面对这突然其来的天灾,乡党委政府把全乡的中心工作放在抢险救灾恢复生产工作上,作为耳口乡的一名干部我成功克服了恐惧和恐慌心理,深入挂片村了解灾情,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并妥善处置抢险救灾事宜,尽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无人员伤亡。

一、树立防汛意识,思想认识到位。

6月19日上午在接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紧急通知后,我立即电话通知各村委会书记注意防汛防地质灾害,并要求各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人员要到点到位;对有较大安全隐患地区的群众要及时转移安置;全面实行零报告制度,要求各村在每天16时30分以前向政府办公室报告,有紧急情况要及时汇报。

二、准确察看险情,及时汇报。

6月19日上午8时起我便一直在观察泸溪河的水情,并每隔半小时向领导汇报。在中午12点以前水势都比较平稳,但阴暗的天色让我有预感会发生什么。果然从13时起水位开始疯狂上涨,我认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所以在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这一情况。大概是14时左右我从水文监测站得到信息水位已达到79米,此时洪水已吞没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庄,情况惨不忍睹。

三、争分夺秒抢救群众生命和财产。

6月19日灾情发生后,我开始出现恐惧和慌乱情绪,但在领导的教导下我及时克服了这一心理。立即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乡政府所处的集镇刚好是洪峰进入耳口乡境内后最先到达的地方,因此我在第一时间投入到抢救集镇商户财产的战斗当中,当时水位上涨的飞快,很多人都措手不及。我们坚持抢救群众财产大概半个小时左右,水就已经涨到胸部以上。领导意识到已经不能再坚持了,便通知所有人员撤离。于是我开始挨户通知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我们及时转移并安置群众300余人,抢救群众财产数十万元。

19日下午16时30分集镇住房的一楼已经完全处于洪水当中,在妥善安置安抚好已转移的群众后,我发现在政府的对面街道的二楼仍有20余人未能及时撤离,我及时向领导汇报这一情况。考虑到天色渐渐变暗、水位仍在上涨,加之被困人员所处的房屋结构老化,被困人员的生命难以保障,因此必须及时将他们及时解救出来。当时水流很急,水深有4米多,水流宽达20多米,给营救带来巨大困难。经过群策群力,最后决定临时做竹筏并通过绳索牵引来转移被困人员,在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被困人员全部安全撤离至安全的地方。

19日晚上,为保障已转移人员的安全以及关注水情,已经精疲力竭的我们仍彻夜值班,不断向外界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请求支援。

6月20日临晨3点左右第一批武警救援队伍、记者以及相关领导徒步赶到耳口乡,立即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天一亮他们便投入到搜救被困群众的战斗当中,并成功解救数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6月21日洪水开始退去,眼前的耳口惨不忍睹。不过由于抢救及时、组织得力,经初步核查全乡未出现人员伤亡,让人稍感安慰。

四、保障后勤,帮助灾后恢复生产自救。

1、保障后勤

6月22日,我克服了连日来的疲劳,随即投入到后勤保障和物资发放的工作当中。

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及时的赶到了耳口灾区参与救灾工作,他们的救援工作非常危险、非常苦、非常累。因此保障救援人员的后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后勤组有4个人,要保证160余救援人员的伙食是一个繁重的任务,我们每天得5点半起床准备早餐,10点半以后整理好最后一批碗碟。虽然也很累,但看到抗战在一线的'武警战士们能够吃顿饱饭,我就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力气。

2、帮助灾后恢复生产自救

由于雨量较大,由鹰潭贵溪通往耳口的道路全部被冲毁,在此情况下,乡党委政府组织有120余人组成的公路抢险队,在动用大型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开山取土填平道路,及时打通了塘湾至耳口的便道。6月21日乡政府随即组织20多人组成的摩托车队将第一批物资及时送达耳口乡,我们后勤组及时分发到重灾缺粮的灾民手中,确保民众的温饱得以解决。

此后大米、棉被、干粮、矿泉水等灾民急需的物资陆续送达耳口乡,我们后勤组要负责物资的搬运、发放。我有几个晚上都是1点左右起床搬运物资。而最难的是如何合理的分配好救灾物资,避免出现混乱的场面。我们经常要耐心的向灾民解释我们的发放程序和标准,争取他们的理解。

截止6月27日中午12点,我们累计发放到灾民手中的救灾物资有:大米10.65万斤、饼干903箱、矿泉水850箱、汽、柴油7900升、棉被630床、衣服600件、蜡烛5000支、5000支编织袋。发放全过程未与灾民发生一起矛盾纠纷。现其余各项物资仍在有序地发放到灾民手中。

3、核实灾情。

为了能够如实的上报我乡在此次洪灾中的受灾情况,领导要求我们干部要深入到各个村小组去详细地核实灾情。我所挂点的耳口村恰好是重灾区,在核实灾情的时候,眼前的一幕幕惨状让我非常心痛,同时也感觉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虽然我一直在努力地工作,6月19日以来我身上的一套衣服不知道湿了多少遍,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连日来的奔走在我的脚上留下了一个个伤疤。但我知道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的灾后恢复生产自救之路还很长。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7月1日,墨江县泗南江乡发生了洪涝灾害,由于程度轻微,我很遗憾没有能够参加救灾工作。8月5日,全县境内再次爆发大雨,泗南江乡再次受到了洪水的袭击。

8月8日,在团县委的号召、领导下,我积极响应,并志愿参加了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在看到了泗南江乡的受灾场面时,我们第一批从县城进去的一行13人深受感动,汹涌的洪水、倒塌的房屋、忙碌的武警战士、轰鸣的救灾车辆。

还没下车,我们就接到了救灾指挥部的任务:青年突击队必须在下午7点前搭好30顶临时帐篷。任务的确很重,时间也很紧。要知道我们下车时,已经快下午2点了。但是,做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参加抗洪抢险救灾并不是来叫苦叫累的。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我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我猜其他青年志愿者的心里也应该是和我一样想的吧!

工作是枯燥的,但也是充满欢笑的。在其他同志的.指导下,我们一行人分为了两个小组,同时搭建2顶帐篷。刚开始,我们并不熟悉搭建的步骤,时常出错,互相之间的配合也不是很默契。第一顶帐篷搭好了,我悄悄掏出手机看了下时间,用时20分钟。看来,以这个速度继续搭帐篷的话,我们应该完成不了任务了。或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搭第二顶帐篷的时候,我们之间的配合明显比第一次好多了,队员们都知道了时间的紧迫,都在默默的加快着速度。第二顶用时15分钟;第三顶用时10分钟,最后我们居然能在8分钟内就搭好一顶帐篷。当看到一顶顶深蓝色的救灾帐篷挺立在宽阔的操场上,一个个青年志愿者汗流满面的互相嬉笑。我的心里不禁满足了起来,自豪了起来,甚至还有点骄傲起来了。

千里行,始于足。如果不真正去做,谁知道自己到底能做的多好呢!

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圆满、超额完成,在指挥部要求的30顶帐篷的基础上,我们多完成了5顶。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高兴,我们恨不得一天就把所有的活都给干完。洪水无情,人有情,只有把自己的微薄力量无数倍的使出来,才能为灾区人民多争取一点点的转移时间。这也是我们不顾火辣的太阳、闷热的天气、嗜血的蚊子努力奋战的原因。

就在那天,党员突击队到来了,第二天,市消防支队的战士们来了……而随后的几天里,我们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也在每天不断的增加,到最后我们有135名青年志愿者参加到青年突击队这个队伍,一批批支援灾区的“战友”们的到来,让我们又加快了速度的同时又感到了无限的温暖。

8月8日晚8点整,我们的第二个任务是:协同其他队伍把老粮食仓库前的平地浇灌成水泥地面。

人多力量大,团结出力量。在一百来号人的努力突击下,在缺少材料,缺少工具的客观条件下,突击队员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把以前凹凸不平的地面硬生生的用近20公分厚的砂浆浇灌地水平。虽然只做了平地面积的大概八分之一,但是这种精神是多么的可贵,这种气势是多么的撼天动地。

晚12点,入夜休息的时候,好多人都深深入睡了,我想他们都不记得做梦了吧,因为实在是太累了,我也如此。甚至来不及回想今天下午饭吃了些什么,就深深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依然是继续昨天晚上未完成的工作。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

整整一个星期的工作,要说不辛苦那是骗人的。但是,看到灾区人民高兴的面容,爽朗的笑声,我觉得一切都值得。对于我来说最可喜的是:以前挥之不去的赘肉已经慢慢落潮。这是我私下里觉得的最大收获。劳动最光荣!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7月1日,墨江县泗南江乡发生了洪涝灾害,由于程度轻微,我很遗憾没有能够参加救灾工作。8月5日,全县境内再次爆发大雨,泗南江乡再次受到了洪水的袭击

8月8日,在团县委的号召、领导下,我积极响应,并志愿参加了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在看到了泗南江乡的受灾场面时,我们第一批从县城进去的一行13人深受感动,汹涌的洪水、倒塌的房屋、忙碌的武警战士、轰鸣的救灾车辆。

还没下车,我们就接到了救灾指挥部的任务:青年突击队必须在下午7点前搭好30顶临时帐篷。任务的确很重,时间也很紧。要知道我们下车时,已经快下午2点了。但是,做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参加抗洪抢险救灾并不是来叫苦叫累的。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我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我猜其他青年志愿者的心里也应该是和我一样想的吧!

工作是枯燥的,但也是充满欢笑的。在其他同志的指导下,我们一行人分为了两个小组,同时搭建2顶帐篷。刚开始,我们并不熟悉搭建的步骤,时常出错,互相之间的配合也不是很默契。第一顶帐篷搭好了,我悄悄掏出手机看了下时间,用时20分钟。看来,以这个速度继续搭帐篷的话,我们应该完成不了任务了。或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搭第二顶帐篷的时候,我们之间的配合明显比第一次好多了,队员们都知道了时间的紧迫,都在默默的加快着速度。第二顶用时15分钟;第三顶用时10分钟,最后我们居然能在8分钟内就搭好一顶帐篷。当看到一顶顶深蓝色的救灾帐篷挺立在宽阔的操场上,一个个青年志愿者汗流满面的互相嬉笑。我的心里不禁满足了起来,自豪了起来,甚至还有点骄傲起来了。

千里行,始于足。如果不真正去做,谁知道自己到底能做的多好呢!

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圆满、超额完成,在指挥部要求的30顶帐篷的基础上,我们多完成了5顶。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高兴,我们恨不得一天就把所有的活都给干完。洪水无情,人有情,只有把自己的微薄力量无数倍的使出来,才能为灾区人民多争取一点点的转移时间。这也是我们不顾火辣的太阳、闷热的天气、嗜血的蚊子努力奋战的原因。

就在那天,党员突击队到来了,第二天,市消防支队的战士们来了… …而随后的几天里,我们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也在每天不断的增加,到最后我们有135名青年志愿者参加到青年突击队这个队伍,一批批支援灾区的“战友”们的'到来,让我们又加快了速度的同时又感到了无限的温暖。

8月8日 晚8点整,我们的第二个任务是:协同其他队伍把老粮食仓库前的平地浇灌成水泥地面。

人多力量大,团结出力量。在一百来号人的努力突击下,在缺少材料,缺少工具的客观条件下,突击队员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把以前凹凸不平的地面硬生生的用近20公分厚的砂浆浇灌地水平。虽然只做了平地面积的大概八分之一,但是这种精神是多么的可贵,这种气势是多么的撼天动地。

晚12点,入夜休息的时候,好多人都深深入睡了,我想他们都不记得做梦了吧,因为实在是太累了,我也如此。甚至来不及回想今天下午饭吃了些什么,就深深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依然是继续昨天晚上未完成的工作。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

整整一个星期的工作,要说不辛苦那是骗人的。但是,看到灾区人民高兴的面容,爽朗的笑声,我觉得一切都值得。对于我来说最可喜的是:以前挥之不去的赘肉已经慢慢落潮。这是我私下里觉得的最大收获。劳动最光荣!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4

我们省普降特大暴雨,引发xx江超警介水位。灾情引起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于8月8日分别安排并组织了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消防突击队等多支救灾队伍赶赴xx灾区。

我也光荣地加入了青年突击队,其他青年朋友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达了灾区,没顾得上休息,我们就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工作。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给在受灾群众的安置点搭帐篷。夏天的xx十分闷热,我们青年突击队的所有人员都头顶烈日,紧张的工作着,汗流浃背自然是难免的,可没有一人说不愿意,也没有一人偷懒,大家都明白,只有我们搭建好帐篷受灾群众才能被如数安排好。大家工作的很认真,连休息是也不愿多浪费一分钟,尽管大家很累,但是脸上却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由于搭建帐篷和活动板房的水泥场地不够,救灾指挥部要求组织人员迅速对粮管所前后的暂时空场实施混泥土浇灌以保证后续工作的展开,我们也于八号晚饭后接到了第二项任务,配合施工人员进行混泥土浇灌作业。日暮下我们鲜红的团旗迎风飘扬,我们的青年突击队也紧张有序的配合施工人员浇灌混泥土。我们身着红色志愿服排成一条长龙就像一条长长的运输带运输xxx着搅拌好的'混泥土。混泥土着实很沉,由于情况紧急我们所有人都没有佩戴手套,很快大家的手都磨烂了,有的都流血了,可大家没有说一个“累”字、一个“脏”字。而后我们又参加了活动板房的搭建,每天依然烈日炎炎,可苦中也有苦中的乐趣。在工作中我们依然欢声笑语。由于活动板房材料在切割时工艺偶有粗糙,被铁片划伤也是常事,可想一想灾情的严重和受灾群众安置的紧迫局面,大家那顾得上关心这些划伤都继续埋头苦干。看着一幢幢活动板房搭建完成,我们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想想灾民就要住进我们亲手搭建的房子中,我们欣喜万分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在救灾过程中也让我收获了人生中难得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工作经验。我们青年突击队中的成员都是来自全县各个单位的,有政府部门的,有教育系统的,有厂矿企业的,还有来自当地灾区的。在抗洪抢险中我们并未因为单位不同而不能很好的协调工作,相反我亲如家人,胜似兄弟。我们共同头顶烈日,一起流血流汗;我们同食同宿,尽显兄弟情义;我们互帮互助,为救灾热谊锦上添花。

八天的洪抢险突击工作,让我重新理解了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真正内涵,也让我结识了一群人生中难以割舍的好友,更让我收获了人生中最纯正的情谊。大家共同生活、共同战斗、共同快乐的场景也将成为我脑海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救灾志愿活动让我理解了人类力量的强大。面对自认灾害,我们从不畏惧,因为我们有战胜它的信心和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抗灾的决心。抗洪救灾志愿活动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最为宝贵的一课,也是我受用终身的一课。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5

6月19日耳口乡境内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超过200毫米,中午1点水位达到76.45米,14点水位达到79米,暴发特大山洪,乡政府、昌甫村、圳上村、耳口林场、九龙分场受淹,供电中断,晚19点水位达80.9米为历史最高,通信中断,耳口乡、耳口林场告急。据初步统计,全乡受灾群众1.1万余人,预计直接经济损失约9.6亿余元。面对这突然其来的天灾,乡党委政府把全乡的中心工作放在抢险救灾恢复生产工作上,作为耳口乡的一名干部我成功克服了恐惧和恐慌心理,深入挂片村了解灾情,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并妥善处置抢险救灾事宜,尽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无人员伤亡。

一、树立防汛意识,思想认识到位。

6月19日上午在接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紧急通知后,我立即电话通知各村委会书记注意防汛防地质灾害,并要求各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人员要到点到位;对有较大安全隐患地区的群众要及时转移安置;全面实行零报告制度,要求各村在每天16时30分以前向政府办公室报告,有紧急情况要及时汇报。

二、准确察看险情,及时汇报。

6月19日上午8时起我便一直在观察泸溪河的水情,并每隔半小时向领导汇报。在中午12点以前水势都比较平稳,但阴暗的天色让我有预感会发生什么。果然从13时起水位开始疯狂上涨,我认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所以在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这一情况。大概是14时左右我从水文监测站得到信息水位已达到79米,此时洪水已吞没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庄,情况惨不忍睹。

三、争分夺秒抢救群众生命和财产。

6月19日灾情发生后,我开始出现恐惧和慌乱情绪,但在领导的教导下我及时克服了这一心理。立即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乡政府所处的集镇刚好是洪峰进入耳口乡境内后最先到达的地方,因此我在第一时间投入到抢救集镇商户财产的战斗当中,当时水位上涨的飞快,很多人都措手不及。我们坚持抢救群众财产大概半个小时左右,水就已经涨到胸部以上。领导意识到已经不能再坚持了,便通知所有人员撤离。于是我开始挨户通知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我们及时转移并安置群众300余人,抢救群众财产数十万元。

19日下午16时30分集镇住房的一楼已经完全处于洪水当中,在妥善安置安抚好已转移的群众后,我发现在政府的对面街道的二楼仍有20余人未能及时撤离,我及时向领导汇报这一情况。考虑到天色渐渐变暗、水位仍在上涨,加之被困人员所处的房屋结构老化,被困人员的生命难以保障,因此必须及时将他们及时解救出来。当时水流很急,水深有4米多,水流宽达20多米,给营救带来巨大困难。经过群策群力,最后决定临时做竹筏并通过绳索牵引来转移被困人员,在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被困人员全部安全撤离至安全的地方。

19日晚上,为保障已转移人员的安全以及关注水情,已经精疲力竭的我们仍彻夜值班,不断向外界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请求支援。

6月20日临晨3点左右第一批武警救援队伍、记者以及相关领导徒步赶到耳口乡,立即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天一亮他们便投入到搜救被困群众的战斗当中,并成功解救数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6月21日洪水开始退去,眼前的耳口惨不忍睹。不过由于抢救及时、组织得力,经初步核查全乡未出现人员伤亡,让人稍感安慰。

四、保障后勤,帮助灾后恢复生产自救。

1、保障后勤

6月22日,我克服了连日来的疲劳,随即投入到后勤保障和物资发放的工作当中。

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及时的赶到了耳口灾区参与救灾工作,他们的救援工作非常危险、非常苦、非常累。因此保障救援人员的后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后勤组有4个人,要保证160余救援人员的伙食是一个繁重的任务,我们每天得5点半起床准备早餐,10点半以后整理好最后一批碗碟。虽然也很累,但看到抗战在一线的武警战士们能够吃顿饱饭,我就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力气。

2、帮助灾后恢复生产自救

由于雨量较大,由鹰潭贵溪通往耳口的道路全部被冲毁,在此情况下,乡党委政府组织有120余人组成的公路抢险队,在动用大型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开山取土填平道路,及时打通了塘湾至耳口的便道。6月21日乡政府随即组织20多人组成的摩托车队将第一批物资及时送达耳口乡,我们后勤组及时分发到重灾缺粮的灾民手中,确保民众的温饱得以解决。

此后大米、棉被、干粮、矿泉水等灾民急需的`物资陆续送达耳口乡,我们后勤组要负责物资的搬运、发放。我有几个晚上都是1点左右起床搬运物资。而最难的是如何合理的分配好救灾物资,避免出现混乱的场面。我们经常要耐心的向灾民解释我们的发放程序和标准,争取他们的理解。

截止6月27日中午12点,我们累计发放到灾民手中的救灾物资有:大米10.65万斤、饼干903箱、矿泉水850箱、汽、柴油7900升、棉被630床、衣服600件、蜡烛5000支、5000支编织袋。发放全过程未与灾民发生一起矛盾纠纷。现其余各项物资仍在有序地发放到灾民手中。

3、核实灾情。

为了能够如实的上报我乡在此次洪灾中的受灾情况,领导要求我们干部要深入到各个村小组去详细地核实灾情。我所挂点的耳口村恰好是重灾区,在核实灾情的时候,眼前的一幕幕惨状让我非常心痛,同时也感觉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虽然我一直在努力地工作,6月19日以来我身上的一套衣服不知道湿了多少遍,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连日来的奔走在我的脚上留下了一个个伤疤。但我知道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的灾后恢复生产自救之路还很长。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6

**镇处于全区的西部,属于典型的低洼地区,抗洪排涝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洪水,我镇迅速启动防洪预案,落实各项抗洪排涝措施,组织全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迅速投入到抗洪救灾的洪流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截止5日上午,内河水位降至1.9米,其中丰南圩已降至1.7米,受灾田块全部被救出水,全镇无一人伤亡,未出现大面积的农作物受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未受大的影响,社会大局稳定,抗洪排涝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一、抗洪的几点总结。

1、超前决策,未雨绸缪。我镇是西部水乡低洼地区,十年洪水九年淹,抗洪工作十分重要,根据这一具体情况,近两年来,我镇对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加大投入,投资近280万元,新建一座双泵排涝站,13座防洪闸,加固圩堤近40公里,提高防洪能力和标准,在雨季来临之前,花费近12万元,对全镇原有闸站进行全面的检修,保证了战时用得上,打得响。同时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6月30日当天降雨,当天关闸,当天排涝,做到了及关及排。

2、加强领导,组织得力。今年的洪水来势猛,来速快,雨量大。我镇党委、政府迅速做出反应,连夜召开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联系干部、各村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会议,进行全面动员布署,动员所有的力量深入到抗洪一线,靠前指挥战斗,同时组织全镇的民兵成立抗洪抢险小分队,及时化解险情。

3、确保重点,注重实效。我镇的抗洪排涝工作始终围绕五个确保开展,注重具体效果,确保不因洪涝灾害而发生人员伤亡;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确保各村(居)不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受淹绝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不受大的影响;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

4、思想统一,作风扎实。面对洪灾,全镇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及时的统一思想,投入到抗洪一线,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始终站在抗洪工作的最前列,化解各种矛盾,宣传情况,排除险情,广大党员干部顶风冒雨,日夜驻守在抗洪一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人在阵地在,与群众共进退,正是这种扎实的作风,凝聚了人心,增强了战斗力,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唤起了激情。

5、理清思路,狠抓关键。抗洪排涝的关键是抓排水,抓自救,稳定群众的`情绪。我镇在重抓一级排水的同时,积极组织力量狠抓二级排水,匡自为战,确保了农作物不长时间经受水淹。同时,面对人民群众焦虑的情绪,加强宣传,加强疏导,耐心解释,及早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到受淹最重、困难最大、群众情绪最激烈的一线解决问题,防止了过激行为的发生,确保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二、灾后的几点反思。

1、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抗洪工作根本所在。我们党是人民的党,满足群众的需求是我们党和各级党员干部的根本责任,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不受损失,面对洪灾,容不得我们党员干部有不作为的行为,有半点闪失,否则群众不答应,组织也不答应。

2、切实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抗洪工作防患于未然的长久之计。洪水无情如猛兽,只有将它挡在圩堤之外,闸门之外,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我镇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抗洪工作的胜利,是与近年来的投入分不开的,但我镇目前依然还存在部分患工险段,存在排涝模数不足,存在低矮病危闸站,只有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才能掌握抗洪工作的主动性,把损失降到最低。

3、切实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是抗洪救灾工作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组织好群众、发动好群众,才能降服凶猛的洪魔。在组织群众中,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在发动群众中,减少灾害损失程度;在宣传群众中,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化解群众情绪。

4、切实加强科学决策,是抗洪救灾工作的科学之路。抗洪工作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与闪失,我镇的区域位置特点是地势低洼,地理位置落差悬殊,田块高低不一,这就需要早关闸,早排水,在抓好大圩排水的同时,重视抓好二级排涝,加大组织力度,提高自救的组织化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审时度势,加强决策,对抗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分关键。

5、切实履行职责,体现先进性,是抗洪工作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抗洪的过程是一个战时的过程,战时是广大党员干部平时工作作风、意志品质、工作能力、决策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考验干部的过程,更是锻炼干部的过程,抗洪的过程,既能体现先进性,更能提高先进性。

三、迅速掀起抗灾自救的新高潮。

抗洪工作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之后,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雷厉风行、争分夺秒、再接再厉、连续作战,迅速投文章标题:乡镇抗洪救灾工作总结与思考。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7

8月15日,新华农场24作业站拦河坝险工弱段处河水不断外溢出现灾情,广大干部员工携手抗灾,历经6个多小时奋战,险工弱段及时加固,灾情得到控制,确保了安全渡讯,通过抗洪抢险的首次告捷,心得如下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未雨绸缪提前准备

8月7日,总局防汛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根据总局防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立即对农场防汛抗灾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1 、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防汛工作

防汛工作事关广职工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事关农场社会稳定,涉及广大群众和千家万户,牵一发而动全身,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各单位要把防汛工作当作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万无一失。

2、加强组织,认真落实防汛工作

各单位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由农场统一调度安排机关防汛工作任务。

3、提前准备,加强汛期防范工作

各单位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和工具(编织袋、手电筒、铁锹、雨鞋、雨皮等)的准备和储备工作,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要做到行动迅速、随叫随走、万无一失。各单位负责人及主要领导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

二、严密巡查准备充分

为确保汛期各类农作物不受洪涝危害,使种植户免遭经济损失,农场把防汛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围绕“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实行包堤、包库、包片责任制,立足防大汛、抗大灾,从思想上、组织机构上、资金上、物资上做好防汛工作的.充分准备,各单位及作业站积极组织好防汛抢险突击队,重点对堤坝有无裂缝、滑坡、塌陷、漏水、管涌、流土等进行认真检查,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

三、反映迅速、组织有序

8月14日晚,新华地区再次普降暴雨,降水时间为10个小时,降水量达98毫米,加之上游四个水库泄洪,鹤立河汇水面增大,致使15作业站拦河坝出现开口,部分农田被淹,个别路段损毁,面对突发汛情,农场紧急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将24作业站拦河坝的3个闸门同时开启,并打开溢洪道排放洪水,同时,组成由机关干部、公安干警、民兵、青年团员及广大员工群众为成员的抗洪抢险队伍1500余人,全部奔赴抗灾一线,抢堵防洪堤坝,控制外溢水患,及时组织抢险冲锋队抢占了抢险任务的最佳时机。

四、拼力抢险不畏辛苦

面对灾情,广大干部员工1500余人,在农场党委领导的带领下灌编织袋、往坝堤上背袋、码排防洪墙垛历经6个多小时奋战使得险情得以控制,大家克服种种困难,不喊苦、不说累、每一滴汗水都洒落在堤坝上,在抢险的过程中37作业站的年近70岁的老同志李忠店同样参加到抢险的任务中,与年轻人同样灌编织袋、码排防洪墙垛,通过他体现了农场职工上下团结抗洪保家园的决心与力量。

经过此次抗洪抢险的首次告捷,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许多。我们还应继续对汛情易发堤防加强观测,对易出现滑坡、塌陷、漏水等堤坝进行修筑,力争农业生产丰收及农户生命安全。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8

为切实做好学校汛期工作,确保我校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我校做了一系列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做好宣传,思想到位。

思想决定行为。思想上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抓好此项工作的有力保障。为此,我校利用校会、集会等时间集中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自救自护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明确了学校抓好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真正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二、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师生的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杜双莲为组长,副校长胡海峰为副组长,王锋、刘小伟、魏福建……等为成员的汛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在汛期每周校领导都要召开一次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交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三、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我校为了明确责任,把汛期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学校分别就全体党员、各处室主任、办公室负责人以及班主任作了明确分工,使每位责任人明确“我的职责是什么?”“我应怎么做?”“如果我做不好,将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我应负担怎样的责任”,如此一来,形成了领导与各成员共同致力于抓好学校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

四、具体措施如下:

1、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有针对性的向向师生进行汛期安全教育(包括防洪教育、防溺水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的能力,防患于未然。

2、严禁学生到没有安全保护或不熟悉水情的河流、水渠、池塘等地方游泳、洗澡、戏水。

3、午间、值班教师要按时进班查看学生到校情况,如发现有未到校学生,要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以便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学生得到及时寻找,以防范发生事故。周六、周日期间班主任把本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别是家与家较近),以便相互监督,有效地对因私自外出洗澡而出现溺水事故进行遏制。

4、加强对学校校舍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力争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遇到紧急情况要立即上报。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9

8月15日,新华农场24作业站拦河坝险工弱段处河水不断外溢出现灾情,广大干部员工携手抗灾,历经6个多小时奋战,险工弱段及时加固,灾情得到控制,确保了安全渡讯,通过抗洪抢险的首次告捷,心得如下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未雨绸缪提前准备

8月7日,总局防汛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根据总局防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立即对农场防汛抗灾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1 、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防汛工作

防汛工作事关广职工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事关农场社会稳定,涉及广大群众和千家万户,牵一发而动全身,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各单位要把防汛工作当作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万无一失。

2、加强组织,认真落实防汛工作

各单位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由农场统一调度安排机关防汛工作任务。

3、提前准备,加强汛期防范工作

各单位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和工具(编织袋、手电筒、铁锹、雨鞋、雨皮等)的准备和储备工作,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要做到行动迅速、随叫随走、万无一失。各单位负责人及主要领导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

二、严密巡查准备充分

为确保汛期各类农作物不受洪涝危害,使种植户免遭经济损失,农场把防汛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围绕“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实行包堤、包库、包片责任制,立足防大汛、抗大灾,从思想上、组织机构上、资金上、物资上做好防汛工作的充分准备,各单位及作业站积极组织好防汛抢险突击队,重点对堤坝有无裂缝、滑坡、塌陷、漏水、管涌、流土等进行认真检查,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

三、反映迅速、组织有序

8月14日晚,新华地区再次普降暴雨,降水时间为10个小时,降水量达98毫米,加之上游四个水库泄洪,鹤立河汇水面增大,致使15作业站拦河坝出现开口,部分农田被淹,个别路段损毁,面对突发汛情,农场紧急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将24作业站拦河坝的3个闸门同时开启,并打开溢洪道排放洪水,同时,组成由机关干部、公安干警、民兵、青年团员及广大员工群众为成员的抗洪抢险队伍1500余人,全部奔赴抗灾一线,抢堵防洪堤坝,控制外溢水患,及时组织抢险冲锋队抢占了抢险任务的最佳时机。

四、拼力抢险不畏辛苦

面对灾情,广大干部员工1500余人,在农场党委领导的带领下灌编织袋、往坝堤上背袋、码排防洪墙垛历经6个多小时奋战使得险情得以控制,大家克服种种困难,不喊苦、不说累、每一滴汗水都洒落在堤坝上,在抢险的过程中37作业站的年近70岁的老同志李忠店同样参加到抢险的任务中,与年轻人同样灌编织袋、码排防洪墙垛,通过他体现了农场职工上下团结抗洪保家园的决心与力量。

经过此次抗洪抢险的首次告捷,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许多。我们还应继续对汛情易发堤防加强观测,对易出现滑坡、塌陷、漏水等堤坝进行修筑,力争农业生产丰收及农户生命安全。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10

我们省普降特大暴雨,引发xx江超警介水位。灾情引起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于8月8日分别安排并组织了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消防突击队等多支救灾队伍赶赴XX灾区。

我也光荣地加入了青年突击队,在团县委书记和副书记的领导下和其他青年朋友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达了灾区,没顾得上休息,我们就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工作。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给在受灾群众的安置点搭帐篷。夏天的XX十分闷热,我们青年突击队的所有人员都头顶烈日,紧张的工作着,汗流浃背自然是难免的,可没有一人说不愿意,也没有一人偷懒,大家都明白,只有我们搭建好帐篷受灾群众才能被如数安排好。大家工作的很认真,连休息是也不愿多浪费一分钟,尽管大家很累,但是脸上却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由于搭建帐篷和活动板房的水泥场地不够,救灾指挥部要求组织人员迅速对粮管所前后的暂时空场实施混泥土浇灌以保证后续工作的展开,我们也于八号晚饭后接到了第二项任务,配合施工人员进行混泥土浇灌作业。日暮下我们鲜红的团旗迎风飘扬,我们的青年突击队也紧张有序的配合施工人员浇灌混泥土。我们身着红色志愿服排成一条长龙就像一条长长的运输带运输着搅拌好的混泥土。混泥土着实很沉,由于情况紧急我们所有人都没有佩戴手套,很快大家的`手都磨烂了,有的都流血了,可大家没有说一个“累”字、一个“脏”字。而后我们又参加了活动板房的搭建,每天依然烈日炎炎,可苦中也有苦中的乐趣。在工作中我们依然欢声笑语。由于活动板房材料在切割时工艺偶有粗糙,被铁片划伤也是常事,可想一想灾情的严重和受灾群众安置的紧迫局面,大家那顾得上关心这些划伤都继续埋头苦干。看着一幢幢活动板房搭建完成,我们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想想灾民就要住进我们亲手搭建的房子中,我们欣喜万分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在救灾过程中也让我收获了人生中难得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工作经验。我们青年突击队中的成员都是来自全县各个单位的,有政府部门的,有教育系统的,有厂矿企业的,还有来自当地灾区的。在抗洪抢险中我们并未因为单位不同而不能很好的协调工作,相反我亲如家人,胜似兄弟。我们共同头顶烈日,一起流血流汗;我们同食同宿,尽显兄弟情义;我们互帮互助,为救灾热谊锦上添花。

八天的洪抢险突击工作,让我重新理解了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真正内涵,也让我结识了一群人生中难以割舍的好友,更让我收获了人生中最纯正的情谊。大家共同生活、共同战斗、共同快乐的场景也将成为我脑海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救灾志愿活动让我理解了人类力量的强大。面对自认灾害,我们从不畏惧,因为我们有战胜它的信心和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抗灾的决心。抗洪救灾志愿活动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最为宝贵的一课,也是我受用终身的一课。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11

我们省普降特大暴雨,引发xx江超警介水位。灾情引起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于8月8日分别安排并组织了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消防突击队等多支救灾队伍赶赴xx灾区。

我也光荣地加入了青年突击队,在团县委书记和副书记的领导下和其他青年朋友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达了灾区,没顾得上休息,我们就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工作。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给在受灾群众的安置点搭帐篷。夏天的xx十分闷热,我们青年突范文网击队的所有人员都头顶烈日,紧张的工作着,汗流浃背自然是难免的.,可没有一人说不愿意,也没有一人偷懒,大家都明白,只有我们搭建好帐篷受灾群众才能被如数安排好。大家工作的很认真,连休息是也不愿多浪费一分钟,尽管大家很累,但是脸上却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由于搭建帐篷和活动板房的水泥场地不够,救灾指挥部要求组织人员迅速对粮管所前后的暂时空场实施混泥土浇灌以保证后续工作的展开,我们也于八号晚饭后接到了第二项任务,配合施工人员进行混泥土浇灌作业。日暮下我们鲜红的团旗迎风飘扬,我们的青年突击队也紧张有序的配合施工人员浇灌混泥土。我们身着红色志愿服排成一条长龙就像一条长长的运输带运输着搅拌好的混泥土。混泥土

着实很沉,由于情况紧急我们所有人都没有佩戴手套,很快大家的手都磨烂了,有的都流血了,可大家没有说一个“累”字、一个“脏”字。而后我们又参加了活动板房的搭建,每天依然烈日炎炎,可苦中也有苦中的乐趣。在工作中我们依然欢声笑语。由于活动板房材料在切割时工艺偶有粗糙,被铁片划伤也是常事,可想一想灾情的严重和受灾群众安置的紧迫局面,大家那顾得上关心这些划伤都继续埋头苦干。看着一幢幢活动板房搭建完成,我们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想想灾民就要住进我们亲手搭建的房子中,我们欣喜万分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在救灾过程中也让我收获了人生中难得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工作经验。我们青年突击队中的成员都是来自全县各个单位的,有政府部门的,有教育系统的,有厂矿企业的,还有来自当地灾区的。在抗洪抢险中我们并未因为单位不同而不能很好的协调工作,相反我亲如家人,胜似兄弟。我们共同头顶烈日,一起流血流汗;我们同食同宿,尽显兄弟情义;我们互帮互助,为救灾热谊锦上添花。

八天的洪抢险突击工作,让我重新理解了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真正内涵,也让我结识了一群人生中难以割舍的好友,更让我收获了人生中最纯正的情谊。大家共同生活、共同战斗、共同快乐的场景也将成为我脑海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救灾志愿活动让我理解了人类力量的强大。面对自认灾害,我们从不畏惧,因为我们有战胜它的信心和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抗灾的决心。抗洪救灾志愿活动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最为

宝贵的一课,也是我受用终身的一课。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12

8月15日,新华农场24作业站拦河坝险工弱段处河水不断外溢出现灾情,广大干部员工携手抗灾,历经6个多小时奋战,险工弱段及时加固,灾情得到控制,确保了安全渡讯,通过抗洪抢险的首次告捷,心得如下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未雨绸缪提前准备

8月7日,总局防汛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根据总局防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立即对农场防汛抗灾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1、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防汛工作

防汛工作事关广职工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事关农场社会稳定,涉及广大群众和千家万户,牵一发而动全身,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各单位要把防汛工作当作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万无一失。

2、加强组织,认真落实防汛工作

各单位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由农场统一调度安排机关防汛工作任务。

3、提前准备,加强汛期防范工作

各单位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和工具(编织袋、手电筒、铁锹、雨鞋、雨皮等)的准备和储备工作,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要做到行动迅速、随叫随走、万无一失。各单位负责人及主要领导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

二、严密巡查准备充分

为确保汛期各类农作物不受洪涝危害,使种植户免遭经济损失,农场把防汛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围绕“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实行包堤、包库、包片责任制,立足防大汛、抗大灾,从思想上、组织机构上、资金上、物资上做好防汛工作的充分准备,各单位及作业站积极组织好防汛抢险突击队,重点对堤坝有无裂缝、滑坡、塌陷、漏水、管涌、流土等进行认真检查,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

三、反映迅速、组织有序

8月14日晚,新华地区再次普降暴雨,降水时间为10个小时,降水量达98毫米,加之上游四个水库泄洪,鹤立河汇水面增大,致使15作业站拦河坝出现开口,部分农田被淹,个别路段损毁,面对突发汛情,农场紧急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将24作业站拦河坝的3个闸门同时开启,并打开溢洪道排放洪水,同时,组成由机关干部、公安干警、民兵、青年团员及广大员工群众为成员的抗洪抢险队伍1500余人,全部奔赴抗灾一线,抢堵防洪堤坝,控制外溢水患,及时组织抢险冲锋队抢占了抢险任务的最佳时机。

四、拼力抢险不畏辛苦

面对灾情,广大干部员工1500余人,在农场党委领导的带领下灌编织袋、往坝堤上背袋、码排防洪墙垛历经6个多小时奋战使得险情得以控制,大家克服种种困难,不喊苦、不说累、每一滴汗水都洒落在堤坝上,在抢险的过程中37作业站的年近70岁的'老同志李忠店同样参加到抢险的任务中,与年轻人同样灌编织袋、码排防洪墙垛,通过他体现了农场职工上下团结抗洪保家园的决心与力量。

经过此次抗洪抢险的首次告捷,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许多。我们还应继续对汛情易发堤防加强观测,对易出现滑坡、塌陷、漏水等堤坝进行修筑,力争农业生产丰收及农户生命安全。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13

咱们丽水是一个地势很特别的地方,城北比城南高,城西比城东高。这次发大水,地势比较低的地方都被淹了,就连离我们家仅几百米处的水南村也被淹的`一塌糊涂,而我们家幸运的坐落在城市的西南部,所以没被水淹到。

那这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几天一直连续地在下暴雨,加上面还在泄洪,导致了大水的产生。

城北根本不知道城南发生了什么,美丽的防洪堤整个被淹,就连南明门的两个大大的门洞也不见了。很多地势较低的小区一而再再而三地进水,城南被打乱了。城西根本不知道城东发生了什么,汽车东站的候车厅已经水漫金山了,很多乘客被困住了。有的地方水都达到了两米深,城东被打乱了。

这次的大洪水虽然很壮观,但是却给丽水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是我还是忘不了那个画面,多么的雄伟,多么的壮观!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14

20xx入汛以来,我市遭遇历史罕见的汛情,全市雨情紧急、水情迅猛、灾情严重。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刻,全市上下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纷纷投身抗洪救灾主战场,1300多公里江河大堤上,6万多名干部群众和受灾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凝聚成了抗洪救灾的伟大力量,共同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抗洪救灾壮歌。

这是一种先锋力量,体现了党员干部不怕困难、敢于担当的拼搏精神。灾难面前,人民群众利益至上。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身心投入抗洪救灾一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面对险情,他们不怕困难、敢于担当,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危急关头冲得上去,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尹建平、刘安军、郑李龙……在抗洪救灾一线上,到处都能看到党员干部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团结带领群众战胜灾害、渡过难关,让鲜红的党旗飘扬在抗洪救灾主战场,做到了“一个支部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一面鲜艳旗帜”……他们以责任和担当,传递着一种先锋力量,让受灾群众心里有了“主心骨”,有了战胜洪涝灾害的勇气,有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也让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战斗性在暴雨洪流中不断强大。

这是一种源泉力量,体现了受灾群众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向上精神。面对滔滔洪水的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无所畏惧,挺身而出,战高温、斗恶浪、筑子埂、查隐患、排险情,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洪魔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洪水退到哪里,灾后重建、生产自救就开展到哪里。当前,全市溃破的圩埂已经合龙,水毁的道路早已畅通,漫水的田野荡漾着碧绿,受灾的家园恢复了生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自发自觉的群众力量,是抗洪救灾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力量源泉。他们不惧艰险、迎难而上、乐观向上、自强不息,为抗洪救灾精神写下新的注脚。

这是一种奋战力量,体现了人民子弟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一场洪灾,就是一场严峻考验,每每在最危险的关头,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总是闻令而动、向险而行,把安全留给群众,把危险留给自己。在暴雨洪流中、在河堤决口处、在被淹的农田里……在每个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广大部队官兵舍生忘死、百折不挠,不怕牺牲、英勇奋战,越是情况危急,越是勇往无前、敢于胜利,誓与洪水决一死战,努力把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降到最小。那一个个沾满泥巴的身躯,那一个个肩扛麻袋的身影,透出的是一种当代军人敢打硬仗的奋战力量。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他们不愧是抗洪救灾取得胜利的坚强后盾。

这是一种友善力量,彰显出社会各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奉献精神。灾情发生后,全市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队到厂矿、从机关到基层、从街道到学校,纷纷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倾情相助;全市志愿服务团体组织广大志愿者,纷纷开展向灾区捐款捐物;马鞍山大地处处涌动着一切为了抗洪斗争、一切支援抗洪前线的澎湃热潮,抒写着万众一心战洪魔、众志成城保家园的感人画卷……正是在这种友善力量的支持下,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工作有力有序展开。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回望这场恢弘的抗洪救灾画卷,这些力量极大地把我们的思想与觉悟集中起来,空前地把我们的责任与行动集中起来,总是不断地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洪救灾斗争中,全市上下始终紧密团结在一起,用理想和信念凝聚力量,用真情和关爱相互温暖,用拼搏和奉献共同担当,砥砺和展现出的伟大抗洪救灾精神,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财富。我们要把抗洪救灾经验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把抗洪救灾干劲转化为狠抓落实的责任担当,用抗洪救灾精神指导和推动当前各项工作,凝聚起一往无前的强大力量,为奋力开创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15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默哀,救灾的核心就是救人,索性赤脚奔跑起来(抗洪救灾1)那是20xx年的夏天,一个令全华夏儿女难忘的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永远铭记着20xx年的夏天,沿江各地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险情不断。大家无不热切期盼着多一个同胞能够获救、“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

官兵们身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因为所有的一切在人的生命面前原本一文不值。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来自于地震现场,祝福。也只有在如此毁灭性的大灾大难面前,子弟兵的英勇奋斗。祈祷!大江,无不强烈渴念着早一分解救出所有危难中的生命,就这样写入了历史,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哭了。正是基于对生命的无比尊重:“大提,志愿者的主动援助,人民群众的财产乃至生命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更大的感动。就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抗洪救灾1)谁也不会料到,再一次表达了人们的爱国心,而无论何等深刻的“反思”,保住大提、“外地私家车主赶赴灾区参与转运抢救伤者”,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那道人墙显得那样壮观!”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斗恶浪,他们全然不顾,战洪水。

此时此刻,生命高于一切,平安,总理哭了,愿生者加油,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在此一时刻都显得那么奢侈,让我们看到并冀望“国难兴邦”意义上的成长,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绵阳市民带上食品衣物慰问安置点灾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幼儿园老师舍身为孩子挡垮掉的水泥板”。看着计时牌上的数字一点点接近震后营救的黄金72小时,我们才能这般深刻地体味到生命的宝贵。愿逝者安息。在现一阶段,那样雄伟。有的为了行走快捷,愿所有的生命无论何时都能得到一样的尊重,国民哭了,其“天生的透明和高效”是政府救灾力量之外的重要补充,援手,每一个人的心都被揪到了嗓子眼,在汹涌澎湃的江水中、“唐山某企业家包车组织员工和医务人员连夜南下”。

愿生命的逝去能唤醒所有当权者和全体国民对生命的尊重,雄起——我们反复念叨着这些词汇,我们所祈求的就是人的生命,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一切,灾民的自救互救,民间组织力量的雏形进一步得到发育。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16

20xx年7月1日,墨江县泗南江乡发生了洪涝灾害,由于程度轻微,我很遗憾没有能够参加救灾工作。8月5日,全县境内再次爆发大雨,泗南江乡再次受到了洪水的袭击。

8月8日,在团县委的号召、领导下,我积极响应,并志愿参加了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在看到了泗南江乡的受灾场面时,我们第一批从县城进去的一行13人深受感动,汹涌的洪水、倒塌的房屋、忙碌的武警战士、轰鸣的救灾车辆。

还没下车,我们就接到了救灾指挥部的任务:青年突击队必须在下午7点前搭好30顶临时帐篷。任务的确很重,时间也很紧。要知道我们下车时,已经快下午2点了。但是,做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参加抗洪抢险救灾并不是来叫苦叫累的。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我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我猜其他青年志愿者的心里也应该是和我一样想的吧!

工作是枯燥的,但也是充满欢笑的。在其他同志的指导下,我们一行人分为了两个小组,同时搭建2顶帐篷。刚开始,我们并不熟悉搭建的步骤,时常出错,互相之间的配合也不是很默契。第一顶帐篷搭好了,我悄悄掏出手机看了下时间,用时20分钟。看来,以这个速度继续搭帐篷的话,我们应该完成不了任务了。或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搭第二顶帐篷的时候,我们之间的配合明显比第一次好多了,队员们都知道了时间的紧迫,都在默默的加快着速度。第二顶用时15分钟;第三顶用时10分钟,最后我们居然能在8分钟内就搭好一顶帐篷。当看到一顶顶深蓝色的救灾帐篷挺立在宽阔的操场上,一个个青年志愿者汗流满面的互相嬉笑。我的心里不禁满足了起来,自豪了起来,甚至还有点骄傲起来了。

千里行,始于足。如果不真正去做,谁知道自己到底能做的多好呢!

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圆满、超额完成,在指挥部要求的30顶帐篷的基础上,我们多完成了5顶。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高兴,我们恨不得一天就把所有的活都给干完。洪水无情,人有情,只有把自己的微薄力量无数倍的使出来,才能为灾区人民多争取一点点的转移时间。这也是我们不顾火辣的太阳、闷热的天气、嗜血的蚊子努力奋战的原因。

就在那天,党员突击队到来了,第二天,市消防支队的战士们来了……而随后的几天里,我们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也在每天不断的增加,到最后我们有135名青年志愿者参加到青年突击队这个队伍,一批批支援灾区的“战友”们的到来,让我们又加快了速度的同时又感到了无限的温暖。

8月8日 晚8点整,我们的第二个任务是:协同其他队伍把老粮食仓库前的平地浇灌成水泥地面。

人多力量大,团结出力量。在一百来号人的努力突击下,在缺少材料,缺少工具的客观条件下,突击队员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把以前凹凸不平的地面硬生生的用近20公分厚的砂浆浇灌地水平。虽然只做了平地面积的大概八分之一,但是这种精神是多么的可贵,这种气势是多么的撼天动地。

晚12点,入夜休息的时候,好多人都深深入睡了,我想他们都不记得做梦了吧,因为实在是太累了,我也如此。甚至来不及回想今天下午饭吃了些什么,就深深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依然是继续昨天晚上未完成的工作。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

整整一个星期的工作,要说不辛苦那是骗人的。但是,看到灾区人民高兴的面容,爽朗的笑声,我觉得一切都值得。对于我来说最可喜的是:以前挥之不去的赘肉已经慢慢落潮。这是我私下里觉得的最大收获。劳动最光荣!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17

8月8日,在团县委的号召、领导下,我积极响应,并志愿参加了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在看到了泗南江乡的受灾场面时,我们第一批从县城进去的一行13人深受感动,汹涌的'洪水、倒塌的房屋、忙碌的武警战士、轰鸣的救灾车辆。

还没下车,我们就接到了救灾指挥部的任务:青年突击队必须在下午7点前搭好30顶临时帐篷。任务的确很重,时间也很紧。要知道我们下车时,已经快下午2点了。但是,做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参加抗洪抢险救灾并不是来叫苦叫累的。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我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我猜其他青年志愿者的心里也应该是和我一样想的吧!

工作是枯燥的,但也是充满欢笑的。在其他同志的指导下,我们一行人分为了两个小组,同时搭建2顶帐篷。刚开始,我们并不熟悉搭建的步骤,时常出错,互相之间的配合也不是很默契。第一顶帐篷搭好了,我悄悄掏出手机看了下时间,用时20分钟。看来,以这个速度继续搭帐篷的话,我们应该完成不了任务了。或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搭第二顶帐篷的时候,我们之间的配合明显比第一次好多了,队员们都知道了时间的紧迫,都在默默的加快着速度。第二顶用时15分钟;第三顶用时10分钟,最后我们居然能在8分钟内就搭好一顶帐篷。当看到一顶顶深蓝色的救灾帐篷挺立在宽阔的操场上,一个个青年志愿者汗流满面的互相嬉笑。我的心里不禁满足了起来,自豪了起来,甚至还有点骄傲起来了。

千里行,始于足。如果不真正去做,谁知道自己到底能做的多好呢!

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圆满、超额完成,在指挥部要求的30顶帐篷的基础上,我们多完成了5顶。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高兴,我们恨不得一天就把所有的活都给干完。洪水无情,人有情,只有把自己的微薄力量无数倍的使出来,才能为灾区人民多争取一点点的转移时间。这也是我们不顾火辣的太阳、闷热的天气、嗜血的蚊子努力奋战的原因。

就在那天,党员突击队到来了,第二天,市消防支队的战士们来了… …而随后的几天里,我们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也在每天不断的增加,到最后我们有135名青年志愿者参加到青年突击队这个队伍,一批批支援灾区的“战友”们的到来,让我们又加快了速度的同时又感到了无限的温暖。

8月8日 晚8点整,我们的第二个任务是:协同其他队伍把老粮食仓库前的平地浇灌成水泥地面。

人多力量大,团结出力量。在一百来号人的努力突击下,在缺少材料,缺少工具的客观条件下,突击队员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把以前凹凸不平的地面硬生生的用近20公分厚的砂浆浇灌地水平。虽然只做了平地面积的大概八分之一,但是这种精神是多么的可贵,这种气势是多么的撼天动地。

晚12点,入夜休息的时候,好多人都深深入睡了,我想他们都不记得做梦了吧,因为实在是太累了,我也如此。甚至来不及回想今天下午饭吃了些什么,就深深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依然是继续昨天晚上未完成的工作。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

整整一个星期的工作,要说不辛苦那是骗人的。但是,看到灾区人民高兴的面容,爽朗的笑声,我觉得一切都值得。对于我来说最可喜的是:以前挥之不去的赘肉已经慢慢落潮。这是我私下里觉得的最大收获。劳动最光荣!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18

8月15日,新华农场24作业站拦河坝险工弱段处河水不断外溢出现灾情,广大干部员工携手抗灾,历经6个多小时奋战,险工弱段及时加固,灾情得到控制,确保了安全渡讯,通过抗洪抢险的首次告捷,心得如下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未雨绸缪提前准备

8月7日,总局防汛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根据总局防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立即对农场防汛抗灾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1 、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防汛工作

防汛工作事关广职工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事关农场社会稳定,涉及广大群众和千家万户,牵一发而动全身,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各单位要把防汛工作当作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万无一失。

2、加强组织,认真落实防汛工作

各单位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由农场统一调度安排机关防汛工作任务。

3、提前准备,加强汛期防范工作

各单位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和工具(编织袋、手电筒、铁锹、雨鞋、雨皮等)的准备和储备工作,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要做到行动迅速、随叫随走、万无一失。各单位负责人及主要领导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

二、严密巡查准备充分

为确保汛期各类农作物不受洪涝危害,使种植户免遭经济损失,农场把防汛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围绕“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实行包堤、包库、包片责任制,立足防大汛、抗大灾,从思想上、组织机构上、资金上、物资上做好防汛工作的充分准备,各单位及作业站积极组织好防汛抢险突击队,重点对堤坝有无裂缝、滑坡、塌陷、漏水、管涌、流土等进行认真检查,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

三、反映迅速、组织有序

8月14日晚,新华地区再次普降暴雨,降水时间为10个小时,降水量达98毫米,加之上游四个水库泄洪,鹤立河汇水面增大,致使15作业站拦河坝出现开口,部分农田被淹,个别路段损毁,面对突发汛情,农场紧急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将24作业站拦河坝的3个闸门同时开启,并打开溢洪道排放洪水,同时,组成由机关干部、公安干警、民兵、青年团员及广大员工群众为成员的抗洪抢险队伍1500余人,全部奔赴抗灾一线,抢堵防洪堤坝,控制外溢水患,及时组织抢险冲锋队抢占了抢险任务的最佳时机。

四、拼力抢险不畏辛苦

面对灾情,广大干部员工1500余人,在农场党委领导的带领下灌编织袋、往坝堤上背袋、码排防洪墙垛历经6个多小时奋战使得险情得以控制,大家克服种种困难,不喊苦、不说累、每一滴汗水都洒落在堤坝上,在抢险的过程中37作业站的年近70岁的老同志李忠店同样参加到抢险的任务中,与年轻人同样灌编织袋、码排防洪墙垛,通过他体现了农场职工上下团结抗洪保家园的决心与力量。

经过此次抗洪抢险的首次告捷,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许多。我们还应继续对汛情易发堤防加强观测,对易出现滑坡、塌陷、漏水等堤坝进行修筑,力争农业生产丰收及农户生命安全。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19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默哀,救灾的核心就是救人,索性赤脚奔跑起来那是的夏天,一个令全华夏儿女难忘的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永远铭记着的夏天,沿江各地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险情不断。大家无不热切期盼着多一个同胞能够获救、“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官兵们身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因为所有的一切在人的生命面前原本一文不值。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来自于地震现场,祝福。也只有在如此毁灭性的大灾大难面前,子弟兵的英勇奋斗。祈祷!大江,无不强烈渴念着早一分解救出所有危难中的`生命,就这样写入了历史,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哭了。正是基于对生命的无比尊重:“大提,志愿者的主动援助,人民群众的财产乃至生命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更大的感动。就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谁也不会料到,再一次表达了人们的爱国心,而无论何等深刻的“反思”,保住大提、“外地私家车主赶赴灾区参与转运抢救伤者”,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那道人墙显得那样壮观!”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斗恶浪,他们全然不顾,战洪水。

此时此刻,生命高于一切,平安,总理哭了,愿生者加油,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在此一时刻都显得那么奢侈,让我们看到并冀望“国难兴邦”意义上的成长,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绵阳市民带上食品衣物慰问安置点灾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幼儿园老师舍身为孩子挡垮掉的水泥板”。看着计时牌上的数字一点点接近震后营救的黄金72小时,我们才能这般深刻地体味到生命的宝贵。愿逝者安息。在现一阶段,那样雄伟。有的为了行走快捷,愿所有的生命无论何时都能得到一样的尊重,国民哭了,其“天生的透明和高效”是政府救灾力量之外的重要补充,援手,每一个人的心都被揪到了嗓子眼,在汹涌澎湃的江水中、“唐山某企业家包车组织员工和医务人员连夜南下”。

愿生命的逝去能唤醒所有当权者和全体国民对生命的尊重,雄起——我们反复念叨着这些词汇,我们所祈求的就是人的生命,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一切,灾民的自救互救,民间组织力量的雏形进一步得到发育。

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篇20

入汛以来,我市遭遇历史罕见的汛情,全市雨情紧急、水情迅猛、灾情严重。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刻,全市上下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纷纷投身抗洪救灾主战场,xx多公里江河大堤上,x万多名群众和受灾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凝聚成了抗洪救灾的伟大力量,共同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抗洪救灾壮歌。

这是一种先锋力量,灾难面前,人民群众利益至上。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身心投入抗洪救灾一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面对险情,他们不怕困难、敢于担当,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危急关头冲得上去,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在抗洪救灾一线上,到处都能看到党员干部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团结带领群众战胜灾害、渡过难关,让鲜红的党旗飘扬在抗洪救灾主战场,做到了“一个支部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一面鲜艳旗帜”……他们以责任和担当,传递着一种先锋力量,让受灾群众心里有了“主心骨”,有了战胜洪涝灾害的勇气,有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也让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战斗性在暴雨洪流中不断强大。

这是一种源泉力量,体现了受灾群众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向上精神。面对滔滔洪水的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无所畏惧,挺身而出,战高温、斗恶浪、筑子埂、查隐患、排险情,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洪魔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洪水退到哪里,灾后重建、生产自救就开展到哪里。当前,全市溃破的圩埂已经合龙,水毁的道路早已畅通,漫水的田野荡漾着碧绿,受灾的家园恢复了生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自发自觉的群众力量,是抗洪救灾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力量源泉。他们不惧艰险、迎难而上、乐观向上、自强不息,为抗洪救灾精神写下新的注脚。

这是一种奋战力量,体现了人民子弟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一场洪灾,就是一场严峻考验,每每在最危险的关头,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总是闻令而动、向险而行,把安全留给群众,把危险留给自己。在暴雨洪流中、在河堤决口处、在被淹的农田里……在每个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广大部队官兵舍生忘死、百折不挠,不怕牺牲、英勇奋战,越是情况危急,越是勇往无前、敢于胜利,誓与洪水决一死战,努力把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降到最小。那一个个沾满泥巴的身躯,那一个个肩扛麻袋的身影,透出的是一种当代军人敢打硬仗的奋战力量。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他们不愧是抗洪救灾取得胜利的坚强后盾。

这是一种友善力量,彰显出社会各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奉献精神。灾情发生后,全市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队到厂矿、从机关到基层、从街道到学校,纷纷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倾情相助;全市志愿服务团体组织广大志愿者,纷纷开展向灾区捐款捐物;马鞍山大地处处涌动着一切为了抗洪斗争、一切支援抗洪前线的澎湃热潮,抒写着万众一心战洪魔、众志成城保家园的感人画卷……正是在这种友善力量的支持下,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工作有力有序展开。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回望这场恢弘的抗洪救灾画卷,这些力量极大地把我们的思想与觉悟集中起来,空前地把我们的责任与行动集中起来,总是不断地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洪救灾斗争中,全市上下始终紧密团结在一起,用理想和信念凝聚力量,用真情和关爱相互温暖,用拼搏和奉献共同担当,砥砺和展现出的伟大抗洪救灾精神,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财富。我们要把抗洪救灾经验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把抗洪救灾干劲转化为狠抓落实的责任担当,用抗洪救灾精神指导和推动当前各项工作,凝聚起一往无前的强大力量,为奋力开创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