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肩挑一个家读后感(精选2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肩挑一个家》这本书。书中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书中的主人公刘焕雅公让我敬佩。刘焕雅6岁时父亲出车祸去世,母亲也瘫痪在床,姥姥年纪也大了。12岁的她便要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整个家庭。照顾生病的妈妈,年老体弱的姥姥,不仅在家洗衣做饭,而且屋外的农活全都落在她瘦小的肩膀上。生活这么艰难,她还不忘学习。没钱上辅导班,竟用小木棍在沙滩上练习画画。这真让我钦佩。
·刘焕雅和我同龄,她是一个孝顺、懂事、坚强、好学的孩子,和她相比我真是感到惭愧。我生活在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里,要什么有什么,父母把我们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每天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创造了许多良好的条件让我们学习,可是我总是不知足,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学习上,爸爸妈妈对我要求严格,可我总是充满怨气。作业不认真做错了,看他们脸就像打了霜似的。这次期中考试我语文考了85.5,数学、英语考得还不错,总分在年级也能排上名次,我总认为自己考得还行,整天为我取得好成绩而沾沾自喜。当我将这“喜讯”告诉爸爸妈妈时,本以为他们会表扬我,可没料到却落到了了一阵批评。”你才取得这样一点点成绩就骄傲的不知所云。语文班级有那么多人考九十几分,全年级更就不用说了。你真是个骄傲的‘井底之蛙’,没出息!“我听了后愤愤不平,非常生气。
·现在想想刘焕雅,不但没有父母的照顾,而且她还要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学习全靠她自己的努力。我以后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孝顺父母,好好学习!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2
读完《肩挑一个家》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主人公都很伟大。比如薛馥华,她虽然是个小女孩,但在关键时刻她还是蹬着三轮车,把爸爸送到了医院。虽然只有十岁,但她能够照顾好爸爸和奶奶,大人会做的事她都会做。她也是个懂事的孩子。她先帮发烧的奶奶把早饭煮好,再把犯了病的爸爸送到医院,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十二岁的丁悦媛是班级黑板报的主编,为了布置黑板报,她不得不放弃踢毽子、跳绳的课外活动课。班级大扫除时,她也会自告奋勇地让老师把任务分配给她,就连墙角的一点灰尘也逃不过她的眼睛,直到把墙角擦得干干净净才肯回家。丁悦媛不仅做起事来非常认真,下课后,她还会去安慰一些同学,是认真的同学。
卖馒头的谢长玉是个懂礼貌的人,她在接过别人付的钱时,不忘了说声谢谢,在卖馒头的同时,她也会不时地把课外书拿出来看。谢长玉也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虽然刚开始叫卖的时候,没有人来买,这时,夕阳已经染红了天空,但谢长玉没有放弃,而是继续不停地向路人吆喝着。最后她终于把馒头卖完了。
看完了这本书,我学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们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同时,也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3
学校组织学习了《肩挑一个家》美德少年丛书。我平静的内心突然变得荡漾起伏,犹如劲风吹拂的湖面,一浪高一浪,翻腾不息。丛书中描述的每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抓痛我的心,让我感慨,让我呼唤:“美德少年,你们真了不起,太懂事了,太辛苦了。”
丛书中“在这个时间陪着我”这则故事十分感人。雅嫩的陈能身处在欢乐的童年岁月里,却做出了不寻常的事情,能精心照料疾病缠身瘫痪的妈妈,让爸爸外出打工挣钱,自己挑起一个家的沉重担子,成年累月地照料,风风雨雨里奔跑,他几乎每天课间都得回家看望妈妈,甚至哭着说:“妈妈,这个家如果没有你,我还怎么活呢?”让妈妈坚持活下来。还谈了自己的理想:“长大后当一名医生,可以治好您的病,当一名厨师,可以为您做出更美味的菜。”深深地打动了妈妈,热泪盈眶地说:“儿子,我永远不离开你。”
这则故事描写了母子的真情实感,充满爱的光芒,使我的心灵十分震撼。我赞美少年的陈能竟这样懂事和孝顺,他用自己的爱,点燃了妈妈生活的勇气,支撑了一个家,这种爱是朝霞般的美德,湿润着每个人的心灵。这种爱像太阳一样火红,像金子一样灿烂。这种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要落实到我们实际生活中,对灾区,对贫困地区耳洞要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奉献,让爱奏出美妙的乐章,让世界充满爱的美德。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4
孟子说过:“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孔子也说过:“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一位又一位名人都这样说,可知道美德的重要。
作家徐琳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心有爱,行有美,便是最美少年,个就是我们的榜样。”这,也是我的心声。
读完《肩挑一个家》后,我的心就被震撼了,如果我的家庭也向他们一样,我想我能像他们一样吗?每个人都有一家,你可能有个幸福的家庭,可你享受幸福时想想那些不幸的家庭吧。如果让你挑起这个家,你可以很轻松的说“可以”吗?一个懂事的孩子,一个与我们同龄或比我们小的孩子,却比我们的日子不知苦了多少倍,不像我们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一个普通的`少年,一个没有妈妈的男孩毛伟鹏,爸爸和奶奶已经不能再为家做事,家只是三间不知漏进了少风雨,经过了多少岁月的破房子。为了维持家中的日常开销,他来到饭店打工,老板也破例收留了他,家中的日子并不曾变好,身在城市的我们,又何曾如此孝顺自己的父母,毛伟鹏他考入了姜堰市沈高中学,有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他在很努力的学习。他虽生在一个贫困的家里,但他挑起了这个家!
多少个像这样的孩子他们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靠自己撑起这个家;多少个比我们小的孩子做的事让我们感动,让我感到心酸和激动,而生活中的我们能挑起这个家吗?
美德值得弘扬,美德少年必须表扬,美德故事需要传扬,让我们做个美德少年,向他们学习,做个美德少年吧!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5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肩挑一个家》的书。这本书上的内容很感人,10个故事一点点地温暖着我的心。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一盏温暖的莲花灯》和《穿越恐怖地带》,这两个故事让我意犹味尽,看了一遍还想再看一遍。
《一盏温暖的莲花灯》中的`主人公李晨瑶是一个聪明又乐于助人情的小女孩,她为了让一位孤独和凄苦的老奶奶快乐,便和同学带上好吃的东西去看望老奶奶,还展示了各自的才艺。通过大家真心的付出,最后和老奶奶成了知心朋友。而《穿越恐怖地带》是说邵帅的妈妈患上了白血病,需要通过骨髓移植的方式来救妈妈,可是没有人来给妈妈捐赠骨髓。为了自己的妈妈,邵帅决定移植自己的骨髓来救妈妈,和恐惧作斗争。
《一盏温暖的莲花灯》中,李晨瑶用善良的心去帮助了一位孤独的老奶奶,让她变的开朗起来,而那盏老奶奶亲手做的莲花式灯,包含着老奶奶对小晨瑶他们的感激之情。在生活中,我们身边也会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不应该对他们另眼相看,而是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穿越恐怖地带》是表达了一个孩子对于母亲的爱,虽然面对的是冰冷的的机器和恐怖的手术台,可他为了妈妈,依然勇敢地“睡”了上去。
《肩挑一个家》是一本让人看了就禁不住流泪的书。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一定会让你有所启发。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6
读完《肩挑一个家》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书中讲述了100位小主人公各自用自己的肩膀“挑起”家的故事,其实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宫湛秋的故事。
一个柔弱的小女生宫湛秋,从小时候就照顾妈妈,突然有一天妈妈离她而去,她一滴眼泪也没有掉。宫湛秋说:“哭了,妈妈就会回来吗?”接下来的遭遇,让她更加勇敢的去面对人生,爸爸也病倒了,得了胃癌,什么东西也不能吃。可她的生活依然和以前一样,考上了大学,继续面对生活。这就是宫湛秋,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
因为有了“小宫湛秋”这样一百个同龄人的故事,所以诞生了这样一百个感人的真实故事!因为有了这样一百个感人的真实故事,所以认识并记住了“小宫湛秋”这样一百个可爱的同龄人!
这些都是文学的故事,作家们用风格迥异的形式,描摹出众多个性鲜明的美德形象。让我们从同龄人的生活中收获了感动,从陌生的经历中汲取着力量。
这些都是真实的故事,作家们用细腻的笔触,还原出“美德少年”们人生经历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情结、秘密。句句平实、字字真切。读他们的故事,就像在目睹他们的生活,也让我们不由地回忆起自己的生活。忍不住为他们的不幸遭遇和苦难生活而潸然泪下,禁不住为他们的乐观豁达和顽强不屈而振臂高呼。
因为真实所以自然,因为真实所以感人!美德少年面对艰辛时的坚强,将成为我的榜样!我一定会向他们学习,肩挑一个家!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7
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德,处处都有“美德少年”美德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句话说得好,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肩挑一个家》。从一个故事读到最后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带给人的都是一种不同的感受。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叫《一盏温暖的莲花灯》。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叫李晨瑶,她心地善良、充满爱心。别人有求与她,只要能做到的',都会帮忙。一天,她在一棵石榴树下看到了一位老奶奶,看起来很悲惨。这位老奶奶性格有点孤僻,不愿与人搭理。李晨瑶认为老奶奶一定有苦衷,她想了一条妙计,找了几个同学表演节目给老奶奶看,让她提出意见。慢慢的,他们成了老奶奶的知心朋友,是老奶奶感到了人间的温暖。有一天,大家一起去庙里。老奶奶送了他们一盏莲花灯,这盏莲花灯很精致,带给孩子们的却是温暖。
读了之后,我被李晨瑶的爱心所震撼了,久久不能平静。我无比羞愧。有一次,我前面的陆伊倩问我借一支自动铅。我慢慢的从笔袋里拿出了笔,借给了她。我觉得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自己也是有爱心的。和李晨瑶相比,我顿时感到自己无比渺小,李晨瑶对一个素不相识、被人嫌弃的老人毫不犹豫地付出爱心,我不禁汗颜、羞愧。
今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像李晨瑶一样充满爱心女孩,从小事做起。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8
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德,处处都有“美德少年”美德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句话说得好,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肩挑一个家》。从一个故事读到最后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带给人的都是一种不同的感受。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叫《一盏温暖的莲花灯》。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叫李晨瑶,她心地善良、充满爱心。别人有求与她,只要能做到的,都会帮忙。一天,她在一棵石榴树下看到了一位老奶奶,看起来很悲惨。这位老奶奶性格有点孤僻,不愿与人搭理。李晨瑶认为老奶奶一定有苦衷,她想了一条妙计,找了几个同学表演节目给老奶奶看,让她提出意见。慢慢的,他们成了老奶奶的.知心朋友,是老奶奶感到了人间的温暖。有一天,大家一起去庙里。老奶奶送了他们一盏莲花灯,这盏莲花灯很精致,带给孩子们的却是温暖。
读了之后,我被李晨瑶的爱心所震撼了,久久不能平静。我无比羞愧。有一次,我前面的陆伊倩问我借一支自动铅。我慢慢的从笔袋里拿出了笔,借给了她。我觉得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自己也是有爱心的。和李晨瑶相比,我顿时感到自己无比渺小,李晨瑶对一个素不相识、被人嫌弃的老人毫不犹豫地付出爱心,我不禁汗颜、羞愧。
今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像李晨瑶一样充满爱心女孩,从小事做起。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9
读完《肩挑一个家》,我的心里沉甸甸的、满满的,好像有什么东西要从我的眼眶里,从我的胸腔里喷涌而出。
我的眼前似乎浮现出那二十个鲜活的少年:用瘦弱的身躯吃力地蹬着三轮车,把养父送到四公里外的医院的小姑娘薛馥华;节衣缩食、到工地搬砖头挣钱,只为想让穿上一身帅气的西装,能重新开始新生活的聋哑小伙子朱恩汉;照顾瘫痪在床的和生病的,却把捡废品挣来的“三十元”巨资义无反顾地捐给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一心想要播种太阳的.胡继汕;与相依为命,忙着割麦、做饭、喂猪、打猪草,却整天笑眯眯的焦彩虹;忍受巨痛,同自己的骨髓带着成功穿越恐怖地带的邵帅;们的快乐天使,的好助手,给予巨大精神支撑的李琳玉······他们中的许多人生活艰难和辛苦,在别人的眼中,他们是不如意的,可是他们不怨天尤人,乐观向上是他们的共同特征,积极向别人传递爱心是他们的共同选择。
我的小老乡---南京市瑞金路小学李晨瑶的故事给了我很深的启发。她的故事似乎不够伟大:在社区里遇见一位性格孤僻的老奶奶,但是李晨瑶没有被老奶奶戒备的眼神、古怪的打扮和重重的关门声吓住,约上几个小,用甜甜的童声和纯真的童心一步步接近了老奶奶,让笑容重新回到了奶奶的脸上,一盏精致的莲花灯让奶奶从黑暗中走了出来,走向了光明的新生活。原来生活在幸福家庭的我们,一样可以用我们小小的肩膀挑起一个家。我要向华灵学习,把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里得到的爱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要向李琳玉学习,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优异的学习成绩给予家人精神的支撑;我要向丁悦媛学习,关心、关心同学,让自己给世界最美好的;我要向赵乔乔学习,用自己带的双手为家人、为别人撑起一片天;我要向焦彩虹学习,在自己和他人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彩虹,我在彩虹的这头,他们在彩虹的那头,让爱在彩虹上不停传递,让我们都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10
《肩挑一个家》这本书深深地使我感动了,里面的美德少年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有着肩挑一个家的本事,在他们最困难的时侯,个个都是笑着挺过去的。而现在的我们,都被爸妈宠着,根本没有体验过肩挑一个家的滋味。
在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夏晶晶的故事——《棉花地》。里面讲述了女孩夏晶晶在九岁时,父亲因出了车祸而去世了,母亲也走了,这个家全得由夏晶晶支撑起。现在我们应该能想到一个少年在九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对她的打击有多大。之后母亲又因生活压力离开了夏晶晶,从此,夏晶晶就成了一个没有母爱又没父爱的孩子。但她依然能扛下去,没有埋怨任何人。最令我佩服的是夏晶晶之后的每个星期都给她的母亲打电话,她们母女关系仍然相处的很好。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这样。
其实这个故事是想让我们学习夏晶晶这种精神,不要埋怨任何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之处。其次,我们要学会感恩,父母也有自己的难言之处,如果没有父母我们就不能看到这丰富多彩的世界,就不能看到春、夏、秋、冬,就不能看到那么多神奇的植物……
如果我们能像美德少年那样,那世界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11
《肩挑一个家》这本书深深地使我感动了,里面的美德少年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有着肩挑一个家的本事,在他们最困难的时侯,个个都是笑着挺过去的。而现在的我们,都被爸妈宠着,根本没有体验过肩挑一个家的滋味。
在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夏晶晶的故事——《棉花地》。里面讲述了女孩夏晶晶在九岁时,父亲因出了车祸而去世了,母亲也走了,这个家全得由夏晶晶支撑起。现在我们应该能想到一个少年在九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对她的打击有多大。之后母亲又因生活压力离开了夏晶晶,从此,夏晶晶就成了一个没有母爱又没父爱的孩子。但她依然能扛下去,没有埋怨任何人。最令我佩服的是夏晶晶之后的每个星期都给她的母亲打电话,她们母女关系仍然相处的很好。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这样。
其实这个故事是想让我们学习夏晶晶这种精神,不要埋怨任何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之处。其次,我们要学会感恩,父母也有自己的难言之处,如果没有父母我们就不能看到这丰富多彩的世界,就不能看到春、夏、秋、冬,就不能看到那么多神奇的植物……
如果我们能像美德少年那样,那世界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12
家,对我而言永远是那么温馨舒适,可对他来说,家,只是有爸爸和奶奶的破旧的房子;挑担,对我而言也许很远,可对他来说就是现在——初中!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做《肩挑一个家》,书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但他的故事最让我感动敬佩。
他的故事是这样的:他是一名初中学生,从小没有享受到家人的很多爱,在他模糊记事的时候妈妈就离家而去,整个家庭越来越衰落,爸爸和奶奶都是体弱多病的,家中也没有固定收入,照顾整个家的重担就由他来撑起。爸爸和奶奶总是一次一次因突发病而去医院,有一次,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去医院,在路上骑车时摔倒了,可他还是爬了起来。他利用中午和晚上在餐馆里打工,挣来的钱只花在给家人买营养品上。他在学校是个班长,帮助腿伤的人上下楼梯,帮助没带伞的人回到家中……他就是这样,只要是有感情着落的地方,他都会肩挑一个“家”的担子。
看完他的故事,心中的感动油然而生。一个和我们一样的同龄人,面对清贫残缺的家庭,他没有退缩和抱怨,不离不弃地守护者家人,默默地挑起家的担子。
家人生病了,他到处借钱,给家人治病。家中的农活,家务活,大大小小的事都由他来承担,“他难道不累吗?”我想我们都会这样问,他累但也不累。平日里,同学们跑了一点步就会说:“累死了,真讨厌跑步。”可他有时几个月都忙碌于家中和医院,来来回回地跑,他难道就开心?一点也不累吗?
他,一个14岁的初中生,家里欠债10万多,爸爸只是一个木匠,并没有稳定的高收入,他体恤父亲,自己在空余时间也去打工,分担家中的支出,而有些同学呢,过着富裕生活,每天浪费着钱,一点也不体恤父母赚钱的辛苦,自认为是一个“大腕”,每天大把大把地花钱,净花在没用的地方。
他没有享受过很多很多的母爱,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去了,他不止一次地哭着想妈妈,可连妈妈的样子都记不起来,父亲和年迈的奶奶都常年体弱多病,也没有给他许多关爱,可他却毫无怨言,不离不弃地照顾爸爸和奶奶。可我们呢,天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要大人一不“服从”,就闹着节食,离家出走。
他只是初中的一个男生,但家里的活,都是他来干,比如农活,家务活,就连洗衣烧饭的事,也是由他来做。可有些初中生呢,大人叫他们干点活,扫扫地,洗洗碗,擦擦桌子等小事,他们总会理直气壮地大声埋怨:“我才几岁,你就叫我来做这个。”接着就继续自己做自己的事,毫不把大人放在眼里。
他,就是美德少年毛伟鹏,独自一个人肩挑一个家。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13
读完《肩挑一个家》后,我的心就被震撼了,如果我的家庭也向他们一样,我想我能像他们一样吗?每个人都有一家,你可能有个幸福的家庭,可你享受幸福时想想那些不幸的家庭吧。如果让你挑起这个家,你可以很轻松的说:“可以”吗?
有一个懂事的孩子,他与我们一样的年龄,他的日子却比我们的日子过得艰难得多,我们是衣来张手,饭来张口。而张能达,他是个懂事的小男孩。他每天都要照顾残疾的妈妈,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欢庆节日,而张能达却在家里,安慰妈妈,照顾妈妈。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样?我想平时我们受惯了父母的宠爱,真正父母要我们做些事情时,你们也许早就会推脱,甚至发脾气。而张能达却没有。
毛伟鹏,他的故事就是本书的题目——肩挑一个家。毛伟鹏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他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爸爸和奶奶已经不能在工作,一个家只是三间漏进不知多少风雨,经过了多少岁月的房子,为了维持家里的开销,毛伟鹏他来到了饭店打工,老板也很同情他的家庭,破例收留了他。但毛伟鹏他的学业并没有因此而落下,她还考上了姜堰市沈高中学,有了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关心,毛伟鹏更加努力学习了。毛伟鹏虽然生在了一个贫困的家庭,可他却不知不觉挑起了一个家。
有一个卖馒头的小女孩,她为了照顾患有癫痫的父亲和腿脚不利索的奶奶,靠卖馒头维持家里的开销,她就是谢长玉。有时,馒头卖不完,她就坐在一棵大树底下看书,等下班的人来买她的馒头。正是这个朴素的小女孩,她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一个家。
美德值得弘扬,美德少年必须表扬,美德故事需要传扬,让我们做个美德少年,向他们学习,做个美德少年吧。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14
学校组织学习了《肩挑一个家》美德少年丛书。我平静的内心突然变得荡漾起伏,犹如劲风吹拂的湖面,一浪高一浪,翻腾不息。丛书中描述的每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抓痛我的心,让我感慨,让我呼唤:“美德少年,你们真了不起,太懂事了,太辛苦了。”
丛书中“在这个时间陪着我”这则故事十分感人。雅嫩的陈能身处在欢乐的童年岁月里,却做出了不寻常的事情,能精心照料疾病缠身瘫痪的妈妈,让爸爸外出打工挣钱,自己挑起一个家的沉重担子,成年累月地照料,风风雨雨里奔跑,他几乎每天课间都得回家看望妈妈,甚至哭着说:“妈妈,这个家如果没有你,我还怎么活呢?”让妈妈坚持活下来。还谈了自己的理想:“长大后当一名医生,可以治好您的病,当一名厨师,可以为您做出更美味的菜。”深深地打动了妈妈,热泪盈眶地说:“儿子,我永远不离开你。”
这则故事描写了母子的真情实感,充满爱的光芒,使我的心灵十分震撼。我赞美少年的陈能竟这样懂事和孝顺,他用自己的爱,点燃了妈妈生活的勇气,支撑了一个家,这种爱是朝霞般的美德,湿润着每个人的心灵。这种爱像太阳一样火红,像金子一样灿烂。这种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要落实到我们实际生活中,对灾区,对贫困地区耳洞要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奉献,让爱奏出美妙的乐章,让世界充满爱的美德。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15
美德,值得弘扬;美德,美化心灵;……戴中明说过:“美德之花,既芬芳着我们需要美德来建构的心灵。”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捧起妈妈新给我买的一本书——《肩挑一个家》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书中的主角将我深深地吸引过云:毛伟鹏是一个很苦的孩子,他记不清妈妈的模样,在他还小的时候妈以就离家而去。毛伟鹏是1998年7月生活于沈高镇赵幸村。他的家是残缺的,他的爸爸毛秀中一直瘦小多病,老实懦弱。年迈的奶奶哮喘等老毛病常犯一犯病就得躺在床上几个月。毛伟鹏并不怨天怨人。他想:爸爸和奶奶挑不动这个家,他来挑。两年前,奶奶因农药中毒连带引发老毛病住进了医院。不久,常年吃药的爸爸也相继住进了医院。伟鹏一声不响,每天起早带晚,在家,学校,镇卫生院之间穿梭。每当他累时,他就这样鼓励自己:“忘记累,也就不会累了。”
这个星期天,他走在去医院的路上,突然感到头脑昏沉,眼皮发黏。他刚刚在地里干完活,又为奶奶和爸爸洗好衣服,现在真的好累。他的眼皮越来越往一起黏,小小的脑袋也越来越沉。骑着车的.他竟然打起呼噜,连人带车,摔在没有水的地沟里。他小睡了一会儿,准备带到医院去的热水瓶,已经碎了,碎片洒落一地。有一些碎玻璃扎破了他的膝盖,流出的血已经干透,轻轻一搓,就纷纷落下地来。他都没有觉察得疼。
他爸爸和奶奶出院以后,他每当看到奶奶和爸爸因缺少营养而日益蜡黄的脸,就沉感内疚和自责。不久,他在一个小餐馆里面打工,每当伟鹏把买来的水里和营养品捧到了奶奶和爸爸的面前时。爸爸咬一口苹果就哽咽了,奶奶则一把把他搂入怀抱,泣不成声……
伟鹏帮助许许多多的人,他一直记得曾祖母临终前对他说的话:“做人不能忘本,要学会感恩。”而伟鹏就是这样做的。
看完了这本书,我深有感触;书中的孩子是那么的尊敬长辈,爱护老人啊!他靠自己打工,肩挑一个家。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16
捧回《美德少年文学故事丛书——肩挑一个家》这本书,我一口气将它读完了。这本书中的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令我感动不已、潸然泪下。
“每一朵花都记得要为生命怒放,这是花朵与生命的约定。”这本书中记录着许许多多真实少年的故事,他们拥有美德,心灵高尚,是他们告诉我们文学,讴歌生命;他们的故事,相传久远;他们的少年,灿若朝花……
“挤公交,刷月卡,挤不上的要迟到。包看好,钱抓牢,角子掉了满地找……”看到这儿,我笑了,它给我带来了欢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刚开始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经过妈妈的解释,我明白了其中蕴含着“先苦后甜”的真谛!
翻开书,映入眼帘的是第一个故事——《一盏温暖的莲花灯——李晨瑶的故事》。正如第一首歌词一样,这个故事是欢乐的。李晨瑶是“红色印象”爱心小队队长,当她看到一位孤僻的老奶奶时,她将温暖带进了那位老奶奶的家,虽然第一次遭到了老奶奶的拒绝,但她并没有放弃,最终温暖了老奶奶。而书中的那朵莲花灯,跟老奶奶的遭遇是一样的,刚开始只有它给老楼带来生机,但当老奶奶接受李晨瑶时,它也融入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花灯中,来到了热闹的夫子庙里。“那是一盏粉红色的莲花灯,每一个花瓣都晶莹透亮,透出温暖的光芒。”
让我记忆深刻的另一个故事是《海的女儿——宫湛秋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人读后不禁心酸。年幼时,小湛秋的妈妈便离她而去了,爸爸得了胃癌,遇到这种灾难,哪有不哭的呢?而小湛秋却不掉一滴眼泪。然而,在小湛秋的内心深处,没人知道她已经哭过多少次、哭过多少回!湛秋表现得如此坚强,是因为她深深地明白:“生活这样美好,是的,只不过那些别人也将或多或少承受的另一面,被我提早经历了而已……”
就像曹延标老师说的一样,“春天所失去的,秋天会送还给你,生活总有向你微笑的一天。”是呀,这本书中有许多少年遭遇了许许多多的磨难,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勇敢的面对,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我们感到无限的温暖,感到无穷的'力量!
因为美德,这里的每一个真实的故事都将感动你我!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17
每一朵花都记得要为生命而怒放,这是花朵与生命之间的约定,但又有谁想到那一朵朵如笑脸一样的花朵是经过风吹雨打的折磨才孕育出美丽、饱满的花苞,是迎着凛冽的寒风、顶着火热的骄阳才绽放出美丽的花儿,绘制成那炫丽、精彩的人生!
被抽移骨髓,疼吗?当然疼,可邵帅不怕疼。面对冰冷的手术台,他却毫无畏惧,因为他要抓牢母亲那薄如蝉翼的生命!面对那令人恍惚的白色世界,他挺身而出,因为他要成为妈妈的守护天使!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四个字:深沉的爱。一个“爱”字仅仅十画,却要无限的亲情来雕刻这个神圣的字。邵帅和他母亲因为爱与被爱,把无限的亲情化作最美的俯冲!读到这儿,我不禁自责:我从不曾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而他们为我作不断地付出!每次都是我肆意顶撞妈妈,一味地要摆脱她的束缚,却从来不曾想到要对父母亲报予一片孝心。每当看到妈妈咳嗽时我还是我行我素,受良心谴责,做女儿的从来没有替她捶捶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妈妈分担,还生在福中不知福,照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里,爸爸、妈妈就像是仆人一样供我使唤。“爸爸,把我的袜子拿过来!”“妈妈,帮我把复读机拿过来!”……邵帅留给我的不仅仅是一味的感动,更是对日后生活的激励!
人生怎能没有风雨?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人生就如一次航海,途中怎么可能没有暴风雨的侵袭?而暴风雨给予的却是彼岸的一片辉煌!他们的事例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他们留给我的是爱的升华!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18
最近,我读完了《肩挑一个家》这本书。书中的人物都是拥有美德的少年,他们都有着高尚的品德。心有爱,行有爱,都是最美少年,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其中,我最最喜欢的是第一个故事,这是发生在主人公薛馥华身上的。故事的时间是一个立夏,小薛馥华想去城里面玩,可是恰巧奶奶突然生病了,她立刻决定不去城里玩了,而且就在这是,她患有罕见疾病的养父内出血,脸色惨白,嘴唇发灰,满头冷汗,身体特别虚弱,小薛馥华虽然弱小,但是不得不骑着他们家唯一的交通工具——一辆三轮车,送自己的养父去四公里外的医院,就在她弱小的身躯出现在医院的时候,她满脸通红,头发汗湿,连医院的医生被她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一路大开绿灯,最后脱离危险的养父和她一同乘着唯一的交通工具回了家。这个故事告诉了我小薛虽然人小,可是心眼好。这也应证了没有血缘的亲情尤其可贵,爱爱双向的亲情更加美丽。
其次,我也很喜欢“小太阳”的主人公胡继汕,他的妈妈已经瘫痪,家里的所有家务活都压在他身上,而且连周六周日都不能出去玩,呆在家中不停的做家务。感人的是在汶川大地震后,在家里面每天生活费仅仅只有三元的情况下还毫不犹豫的`捐了三十元钱(自己平时捡垃圾所得,十天的生活费)。其中还有一句话令我久久不能忘怀“在我困难的时候连拾荒的老爷爷都帮助了我,现在灾区人民正遇到这么大的灾难,这时候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感动的话语,激励着我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挺身而出,去帮助别人,不论贡献的大小,在于有这个心。
读了这本书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很多很多故事,一个一个都很感人,虽然主人公都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是都有一个博爱的心,一个顽强的性格,不屈不饶的精神,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像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美德,做一个有美德的新时代的少年。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19
绿叶是春天与生命的约定,朝霞是阳光与云彩的约定,火焰是光明与炽热的约定,爱是少年与美德的约定。
读了《肩挑一个家》,无论是薛馥华对家庭的不离不弃,还是朱思汗的执着与质朴,都深深感动了我,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个海的女儿——宫湛秋。宫湛秋的父母亲都患了重病,每天在三点一线中转着:学校——家庭——医院。坚强的她从不在父母眼前落泪。她用羸弱的肩膀支持着整个家庭的天。噩耗传来,她用最美的笑容迎接死亡的母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那是最有力量的话语。宫湛秋真是海的女儿,她有海的宁静,有海的胸怀,有海般的力量,一如她的名字:湛蓝的秋天。
是什么让她如此的坚强?是爱,是美德。正是拥有美好的品质,她才会去拥抱爱的生命,才会去选择责任与担当。正是那厄难,才锻炼出她洗尽铅华生命的本质,使她从一棵小花变作沙漠里的胡杨树。
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多少人还保持最初的纯真,多少人的肩头空空,没有责任的束缚。一个具有真正美德的人,才能成为栋梁之才,敢于担当责任的人,才是一个大写的人。
美德少年们都像是美丽的花,经过火焰洗礼过的他们,散发出最迷人的魅力。这何曾不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心灵美的人才最美。
我愿和美德作一个约定,在人生的春天,为世界献出美丽的光彩!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20
捧着《肩挑一个家》,几乎翻烂了整本书,百看不厌,里面的一个个故事若隐若现,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其中有《立夏》、《棉花地》、《风雨彩虹》、《在这个世界陪着我》……但感触最深的,还是《她和爷爷抢书看》——李琳玉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李琳玉十岁、刚上四年级时,她的父母就离异了。父亲生病在家,但是她丝毫没有一点脆弱,反而变得更加坚强了,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成绩一点也没落下。谁知,当李琳玉上八年级时,患病的父亲突然离开了人世,爷爷奶奶承受不住晚年丧子的打击,先后病倒了。而她再次选择了坚强,深藏起失去父亲的痛苦,竭力帮助爷爷奶奶走出困境。之后,她每个星期借书带回来给爷爷看,使他们的生活充实了很多。正是这些特殊的经历滋养了李琳玉独立、坚强的性格,培养了她无私宽容的品质。作为班长,她每次都把举手发言机会让给同学,等到大家都不能解决的时间,她才挺身而出;她不和同学作无意义的争论,而是转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李琳玉在20xx年考上了重点高中,她把心爱的辫子剪掉了,找了个借口,勉强答过了爷爷的疑问,在高中国庆放假时,她用卖辫子的钱给爷爷买了一副老花镜。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全都是李琳玉那悲惨的'遭遇,但她没有一丝对人生的埋怨、自暴自弃,而是学会了坚强、独立。正如她的笔记本里所说:与其让人看到雷雨,还不如让人看到雷雨过后的彩虹!的确,我们遇到一点困难就会选择退缩,面对挫折也没有一股韧劲。从这个故事、这本书中,我学会了怎样坦然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
读完整本书,它有时让我高兴、有时让我悲伤、有时让我激动、有时让我沉思。它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道理,我会让这些道理永远陪伴着我度过一个个人生过程,让这些道理滋养我的身心,净化我的心灵,让我在今后的道路上飞得更高更远。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21
生活中处处有美德,处处有美德少年。昨天,我就读完了一本书有关美德少年出版的书籍,名叫《肩挑一个家》。
“心有爱,行有美,便是最美少年这个就是我们的榜样。”这就话是作家徐琳说的,这也是我的心声。
《肩挑一个家》。顾名思义,就知道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果然,名副其实,读完了《肩挑一个家》,我看到了书里面写了几个儿童的悲惨经历,可他们并没有放弃生活,反而比别的孩子更加开朗,为了家庭的贫困,为了家人的幸福生活,他们勇敢的坚持了下来。而我们,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的生活可幸福开心了。
从中,我认识到了懂事的薛馥华,孝顺父亲的朱恩汉,关心别人、孝顺母亲的胡继汕,关爱别人、会带来快乐的漂亮女孩华灵,乐于助人的顾展羽,勇于用肩膀承担各种家务的杨玉慧,坚强的李琳玉,开朗的`焦彩虹……
薛馥华很关心奶奶;朱恩涵为了给爸爸卖一套西服,买易拉罐;胡继汕能关心残疾的母亲;华灵积极地去养老院看老人,去贫困地方帮助他们……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关心残疾母亲的胡继汕了。胡继汕最拿手的菜就是“番茄炒鸡蛋”了。为了让患有运动精神损伤的妈妈吃下饭,他把“番茄炒鸡蛋”炒的非常软、黏糊糊的。胡继汕不顾一切的照顾着妈妈,他是一个含辛茹苦、吃苦耐劳的小男孩。胡继汕不仅要照顾残疾的妈妈,还要去上学、承担家里的所有工作,虽然这样,但它没有一丝要放弃的感觉。放学后,他用最快的速度奔回家,照顾妈妈,打扫家里的卫生、洗衣服、拖地、做饭……有一次,邓彤彤想让胡继汕陪她一块儿去西湖玩玩,胡继汕拒绝了,继续回家照顾妈妈……
难道,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就不做到吗?他们这种感人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我一定不会忘记的。所以,我从今天以后,一定要回报爸爸妈妈等亲人对我的那些无私的爱……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22
亲爱的读者,看到“家”这个字,你们一定会想到一个温暖的地方,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再想想“肩挑一个家”这五个字,读者们一定会想到自己的爸爸,因为在一个家庭里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过,不是只有爸爸才能肩挑一个家,小孩子也可以的哦!
我说的这个小孩子就是胡继汕,胡继汕出生不久,妈妈就得了一种运动神经损伤的病。为了给妈妈看病,胡继汕家债台高筑。迫于无奈,爸爸只能出去打工,照顾妈妈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胡继汕的身上。
他们家虽然穷,但没有失去爱心。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星期六,胡继汕看了四川汶川地震后惨不忍睹的场面,他看不下去了,拿起一个袋子出去了……“孩子,拿去吧。”一个老爷爷给了胡继汕几个瓶子。胡继汕连忙说:“谢谢您,老爷爷。”
第二天,胡继汕把钱放进了投钱箱,同学们一看,“哇,三十块。”老师也非常惊讶。她对胡继汕说:“你家经济也困难,你有这份心意就行了,钱你就拿回去吧。”“不行”胡继汕坚定地说“连拾破烂的老爷爷都帮我,现在别人有难了,我怎能袖手旁观呢?”
读到这一段,我非常敬佩他,我们在别人有难的时候,就得帮助别人,那么在我们有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我们。我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人间天堂。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23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这是一段优美的旋律,我想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知道吗?这些茉莉花不仅开在树枝上,更香、更美的“茉莉花”还开在校园里呢!
读了美德少年文学丛书——《肩挑一个家》后,我又认识了许多许多美丽的“茉莉花”,他们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我,如:家境贫寒、却坚强乐观的薛馥华;身残志坚、孝敬父母的朱恩汉;勤工俭学、乐于助人的胡继汕……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身处困境、勤奋好学、懂事能干的李琳玉了。
李琳玉从小就是一个懂事又乖巧的女孩,她的爷爷总在放学前等她,可是她负责关锁门窗。有一次,爷爷竟在村口睡着了,李琳玉一再劝告爷爷,爷爷还来,她只好同意。老师们都说她将来定会有大出息。正当她的生命之花悄悄绽放的时候,命运之神和她开了一个玩笑:父母离异了,小琳玉成了一个没有母爱的孩子,小琳玉表现得很坚强,在老师面前依旧是个好学生,在生病的爸爸面前依旧是个好女儿。谁又能想到,八年级时,命运之神再次考验了李琳玉,患病的爸爸突然离开了人世,爷爷奶奶忍受不了丧子之痛,先后病倒,小琳玉没有被命运击垮,而是依然选择了坚强,她掩藏起内心的痛苦,帮助爷爷奶奶走出困境。她想方设法让沉默的爷爷开心,常常从学校图书馆里借书给爷爷看,还剪掉自己心爱的辫子,为爷爷买了一副老花镜……
啊!没想到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好的榜样!我跟她比起来,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呢!我们丰衣足食,有父有母,却身在福中不知福,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乱发脾气;稍遇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稍有点成就,就骄傲自大……而李琳玉家庭贫困,没爹没娘,还刻苦读书、自信自强,她视磨难为磨炼,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
正如她日记中所记载的,“与其让人看到雷雨,还不如让人看到彩虹”,她就是这样一个经受风雨却又阳光自信的女孩,她正如一朵芳香淡雅的茉莉花,迎着朝露,向着太阳尽情地绽放!
啊!《肩挑一个家》中的每一个同学,你们都是好样的!你们就像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你们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我们要从现在做起,勇于承担、学会坚守、懂得感恩!我坚信,美德之花一定会在祖国大地上越开越艳!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24
每一朵花都记得要为生命而怒放,这是花朵与生命之间的约定,但又有谁想到那一朵朵如笑脸一样的花朵是经过风吹雨打的折磨才孕育出美丽、饱满的花苞,是迎着凛冽的寒风、顶着火热的骄阳才绽放出美丽的花儿,绘制成那炫丽、精彩的人生!
被抽移骨髓,疼吗?当然疼,可邵帅不怕疼。面对冰冷的手术台,他却毫无畏惧,因为他要抓牢母亲那薄如蝉翼的生命!面对那令人恍惚的白色世界,他挺身而出,因为他要成为妈妈的守护天使!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四个字:深沉的爱。一个“爱”字仅仅十画,却要无限的亲情来雕刻这个神圣的.字。邵帅和他母亲因为爱与被爱,把无限的亲情化作最美的俯冲!读到这儿,我不禁自责:我从不曾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而他们为我作不断地付出!每次都是我肆意顶撞妈妈,一味地要摆脱她的束缚,却从来不曾想到要对父母亲报予一片孝心。每当看到妈妈咳嗽时我还是我行我素,受良心谴责,做女儿的从来没有替她捶捶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妈妈分担,还生在福中不知福,照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里,爸爸、妈妈就像是仆人一样供我使唤。“爸爸,把我的袜子拿过来!”“妈妈,帮我把复读机拿过来!”……邵帅留给我的不仅仅是一味的感动,更是对日后生活的激励!
人生怎能没有风雨?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人生就如一次航海,途中怎么可能没有暴风雨的侵袭?而暴风雨给予的却是彼岸的一片辉煌!他们的事例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他们留给我的是爱的升华!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25
为了能得到一本属于自己的美德少年故事丛书,我参加了班级开展的“捡拾废旧换书”活动。一拿到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肩挑一个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
《肩挑一个家》里的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其中最打动我的当属《卖馒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卖馒头的小女孩名叫谢长玉,谢长玉的爷爷早年去世,奶奶双脚残疾,父亲身患癫痫,妈妈离家出走。于是这个家就靠10岁的谢长玉卖馒头赚钱维持生计。谢长玉每天早早起床,先进县城卖掉馒头,然后去上学,放学后再把馒头拿回村里卖。有一天到了掌灯时分,依然不见长玉回来,奶奶就让长玉的叔
叔去找。长玉的叔叔路过邻村村口的老榆树时,看见长玉竟躺在树下睡着了,一本书落在身旁……
读到这里,我热泪盈眶,恨不得立刻飞到长玉身边,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她。我也不由得联想到我的生活,我在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视我为掌上明珠,爸爸妈妈对我也是疼爱有加,可是我还不知足,稍不如意就闹点情绪,甚至会大发雷霆。跟长玉相比,我的生活就像掉入蜜罐里一样,甜蜜无比。
肩挑一个家不容易,美德少年故事丛书带给我更多的感动的同时,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爱。我们要从小学习做一名美德少年,用肩挑起一个“家”。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26
这个暑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肩挑一个家》。读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千头万绪顿时涌上心头,那份感动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卖馒头的小女孩谢长玉的故事。因爷爷去世,父亲身患癫痫需要她照顾,年迈的奶奶因车祸双脚不再利索,照顾这个家的担子就落到了年仅10岁的谢长玉的身上,而为了维持生计,谢长玉不得不卖馒头。每天,谢长玉早早地起来,她必须先进县城卖馒头,然后才能去上学,等到下午放学之后再进村卖。不管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她都一如既往地卖馒头,从来没有因为做生意而耽误上学。谢长玉起早贪黑,难道她这样是为了自己吗?不是,而是为了她的`家,为了多卖一个馒头,多存一些钱,来贴补家用。炎炎夏日,当你吹着空调,睡着香喷喷的觉时,谢长玉已经在去卖馒头的路上;当你放学后,吃着美味的点心,做着作业的时候,她还在骄阳似火的太阳下卖馒头;瑟瑟寒冬,当你还在暖洋洋的被窝里睡懒觉时,谢长玉已经卖了一两个馒头了;当你放学时,在暖气房里写作业时,她仍坚持在寒风刺骨的冷风中忙碌着。她多么独立啊!
假如现在你的父母长期不在你身边,而且不给你留一分钱,你会生存下去吗?我想不会,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父母创造的温室里,什么事都依赖父母,连喝一杯水都要父母倒,父母也对我们百依百顺。因为是家里的独苗,每当遇到什么困难,家长都会挺身而出替我们解决、安排,自己的事从来没有自己动手过,从来没有独立过。
我想号召大家:走出父母创造的温室,让自己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家长,让自己也尝尝独立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