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的总结

短文网

2025-01-26总结

短文网整理的危房改造的总结(精选17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1

20**年,紫溪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紫溪乡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根本上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现将紫溪乡20**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紫溪乡地处川陕结合部,辖5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20**年末,全乡总户数553户,总人口2241人,总面积 39.6 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715亩,主产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核桃、板栗为主。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最低海拔773米,最高海拔2490米,高山气候明显,无霜期仅为230天。群众居住环境恶劣,生存条件极差,自然灾害频繁。

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

市政府下达紫溪乡20**年第五批农村危房改造任务7户,20**年危房改造任务13户,全部为其它贫困户,通过村民一事一议,逐户核查,张榜公示,确定了危房改造农户。在危房改造中,上级补助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79.56万元,动工率为 100%,竣工率 100%。此次改造之后紫溪乡还有危房户25户,总人口102人,危房72间,其中,分散供养的五保户3户3人; 农村低保户11户 45人; 一般困难户11户54人。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紫溪乡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列为乡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乡财政、民政、国土林业和驻村干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同时,制定印发《紫溪乡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召开了两次乡村干部会、并且还召开了20户危房改造对象参加的会议,并且将建房标准给每户发了一份,各村也召开了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进行危房改造。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建房户的实际困难,协调贷款27.53万元,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农村危房改造的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是注重审核,选准危改对象。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驻村干部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政府审核申报”五个程序进行。对象审定后,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等认真分析研究,根据统一的标准,确定了“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和一般户四种类型。

四是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本着“先规划、后建设、有特色”的原则,从改善人居环境、改变农村面貌的'实际出发,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整合资源、扶持群众发展生产相结合,与乡村规划和环境整治相结合,与通电、通路、通水、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风貌打造。

五是加强督促,注重质量监管。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危改工作督查方案,成立危改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 要求建房户限期整改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六是建立信息档案,完善危改资料。按照上级精神,紫溪乡建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数据资料档案库,由专人负责,做到完整、真实、准确。认真做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的收集,分类存档工作。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2

今年我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政府主导,农户自愿”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任务分配情况

今年,省住建厅分两批共下达到我区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数为430户,我区具体分解到各乡镇(处)的任务数为:索溪峪镇84户、天子山镇86户、中湖乡130户、协合乡120户、森林公园管理处10户。补助资金平均每户10000元,其中:中央专项补助每户7500元、省级专项补助每户2500元。目前,中央专项补助322.5万元和省级专项补助107.5万元己全部到位,共计430万元。

二、工作完成情况

我区自开展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各乡镇(处)都能够根据要求积极开展工作,总体工作还算顺利,但由于第二批指标下达较晚,加之资金拨付较慢,影响了个别乡镇的工作推进。截止11月8日,全区累计开工430户,开工率100%,累计竣工430户,竣工率100%,其中: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贫困家庭共180户(占任务数的41.86%);完成新建和修缮房屋建筑面积2.49万平方米,户均面积57.9m2;完成投资总额1867.5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补助322.5万元、省级专项补助107.5万元、农户自筹1245万元、社会帮扶192.5万元;完成“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录入430户,录入率100%;通过“一卡通”累计己拨付危房改补助造资金430万元,拨付率100%。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健全工作机制。今年,我局自接到农村危房改造职能调整的通知后,及时与区民政局进行了工作交接,制定了《今年XX区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调整了XX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建设、发改、民政、财政、规划、国土、计生等部门以及各乡镇(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建设局,建设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危房改造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各乡镇(处)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按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要求,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组干部包干负责,形成了统一指挥、整体协调、高效运转的工作体系。

2、大力宣传,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我区通过大力宣传,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让群众充分认识和了解危房改造工作的相关政策,亲身感受到危改工程带来的好处,自愿积极投身到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真正把危房改造政策落实到最困难的群众中,使全区广大困难户都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为危房改造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3、深入调研,摸清底子,统一设计图纸。各乡镇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摸清住房困难情况,按照家庭住房困难程度排出危房改造先后顺序,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建设局在全面、准确掌握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情况的'基础上,坚持“分期分批推进、分户分类实施”的原则,依据农村困难群众“安全、适用、经济”的居住标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设计危房改造设计图纸。

4、坚持原则,认真审查,严把危改对象。坚持“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最积极优先”的原则。对全区摸底调查上来的595户农村贫困家庭中的住房困难户进行调查确认,综合各乡镇(处)农户数及困难户摸底调查情况两个因素,将危房改造任务分配到各乡镇(处)。实行政策公开、对象公开、程序公开,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委评议——乡镇(处)审查——区核准审批”的程序,严把危改对象审批关,同时严格了公示、监督制度,欢迎广大群众对村、乡镇(处)、区领导小组总共三次公示的程序及内容进行监督,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实行阳光操作,认真接受社会监督。

5、精心组织,加强督查,确保工程进度。具体施工中,由于村庄多,困难户分散,点多面广,我们要求各乡镇(处)认真组织施工,全权负责工程现场管理。为确保我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进度,我局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工作机制,加强督查,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各乡镇(处)危房改造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在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

6、规范档案,及时录入,确保一户一档。我们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及时、全面、真实、准确地做好农户档案的信息采集、录入上报及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区财政专门拨付15万元工作经费,用于危房改造的学习培训、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系统相关数据及照片的采集录入工作。加强危房改造的档案管理,做到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录入一户,确保实行一户一档,规范有关信息管理。

7、严格标准,严把程序,认真组织验收。我们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一定要高度负责,严格标准,严把程序,认真开展自我验收工作,同时将验收合格的危房改造户的惠农卡和身份证复印件(惠农卡和身份证复印到同一张a4纸上)一并交回区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确保惠农卡姓名、危房改造户姓名及身份证姓名一致,避免危房改造补贴发放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各乡镇(处)自我验收完成后,我局会同发改、财政、民政、计生等部门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全区的危房改造工作进行全面验收。

四、取得工作成效

一是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通过一年的危房改造,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困难群众基本可以告别危房,因自然灾害而发生居住不安全的情况将有效减少。

二是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改造村容村貌相结合、与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同时解决了群众想建房而又资金不足的难题,缓解了群众建房资金压力,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投入小康社会建设。

三是密切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各部门积极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建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量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天子山镇向家坪村李龙虎是一户贫困无房户,由于没有资金建房,一家人长期借住在别人简陋的矮房里,居住条件极差,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优先将他纳入危改对象,并发动群众进行帮忙资助,大家纷纷帮工送钱送菜,帮忙修建房屋,场面十分温馨,也令他非常感动。年过花甲的邓万胜也是向家坪村一户五保户,起初他并未申请危房改造,但因一场持续不断的大暴雨导致他家老房屋地基垮塌,使他成为了危房户,村支两委了解情况后,积极主动的帮助其补办了危房改造申请,将其纳入危房改造范围,让贫困没钱修房的他心里踏实了不少,使之从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协合乡龙尾巴居委会的邓林初老木屋年久失修,无法安居,一家人长期居住在协合乡老林场的简易棚房里,通过实地调查,优先将其纳入危改对象,在区直相关部门的支持及居支两委的精心组织下,通过政策扶持、党员帮扶、亲戚帮助、社会援助等方式,为邓林初新建了一层三间住房,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问题,圆了他们一个有家的梦,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同时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五、存在主要问题

1、自筹难度大,没有充分体现“三最”原则。农村危房改造优先要考虑的是解决居住在危房中最贫穷困难户的住房安全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户和其他特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但个别乡镇还存在一些真正需要改造的特困对象没有得到改造,原因是这些特困家庭经济条件差,自身无任何积累,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根本没有自筹资金投入建设,亲戚朋友和银行又不予贷款,资金筹集极为困难,光靠上级这点补助,难以实施危房改造,没有充分体现“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最积极优先”的原则。

2、任务下达慢,严重影响我区完成进度。第二批下达给我区的指标较晚,造成后期工作很压力大,影响我区全年危房改造任务的均衡进度。

3、面积指标严,个别危改对象面积超标。个别农户危房改造时,亲戚朋友帮忙,有子女即将结婚及家中三代人等不同原因,面积超标到近100平方米。验收过程中,定为不合格将会引起上访事件,定为合格将与政策有偏差。

六、明年工作计划

1、积极筹措危改资金。积极整合新农村建设、城乡互助共建、建设扶贫等项目建设资金,动员全社会力量,不断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的资金投入。科学编制危房改造规划,确保“十二五”期间完成全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让我区困难群众彻底告别住危房的历史,真正住上安全房、满意房,过上好日子,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2、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广泛宣传,引导困难群众建设“安全、适用、经济”住房。强化乡镇、村居职能,加强调研,做好危改对象的摸底调查工作,为20xx年危房改造工作打好基础。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3

20xx年,我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危改办关心、支持和精心的指导下,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引导和群众主体”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根本上改善了部分农民的住房条件,受到危房改造户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情况

20xx年,县分配我镇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共80户,其中第一批50户,第二批30户,全部为危旧房改造新房。至20xx年xx月20日,全镇实际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0户,其中五保户6户,低保户18户,残疾人9户,其他贫困户47户。全部通过了镇危房改造领导小组的初步验收,特别是森岭、乔联村16户危房改造工作任务都能按时完成,多次受到挂点县、镇领导的好评。

二、主要做法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改善民生的一件大好事,是我镇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关心的要事,是惠及百姓、恩泽子孙、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事,也是一件刻不容缓、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急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稳步推进这项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制。

我镇党委政府对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作为办实事、惠民生、得民心的主要工作来统筹安排。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布置会后,马上召开班子会议进行研究,调整充实了xx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包片驻村干部入户宣传督促,对督促未到位、没有按时间和任务完成的干部,启动责任追究与问责制,与年终评先评优考核挂钩。

(二)认真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前期准备工作。

1、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为准确掌握我镇农村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情况,采取召开镇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在各村自查的基础上,镇组织包村工作队调查组逐村一一调查核实,对自愿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有了初步了解。

2、认真筛选确定危房改造项目对象户。根据上级下达给我镇的任务数,严格按照实施标准和条件,对筛查后的危房户逐一进行核实,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按照“五保、贫困优先”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调查小组调查核实、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审批”6个程序进行。对象审定后,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危房程度等认真分析研究,确定了补助标准。使危房改造工作深入人心,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1、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本着“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整合资源、扶持群众发展生产相结合,与乡村规划和环境整治相结合,与通电、通路、通水,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坚持因地制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2、加强督促,确保改造工程质量和进度。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对象确定后,镇危改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了解改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沟通县危改办技术人员,及时向建房户传授建房知识,深入建房点查看建房工程质量,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要求建房户限期整改,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3、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危房改造工作顺利实施。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各部门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国土部门在宅基地审批上,做到特事特办,不但简化办事程序,而且给予减免费用,镇直各单位都为危房改造工作开绿灯,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4、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规范运作。严格按照县规定要求,直接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打入对象惠农补贴存折,xx月20日前拨付40%的资金,xx月31日前拨付剩余资金。

5、建立档案。为方便查询,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了电子档案,将全部危房改造户的资料录入软件。同时建立了一户一档。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我镇贫困面大,贫困度深,危改户自身积累较少,除国家补助外,个别危改户自筹的资金大都是靠借贷来建设,给他们带来新的负担。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项目资金投入单一,而且农村危房改造数量大,而上级指标有限,难以满足农村危房改造户需求。

三是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群众居住的危房得到了改善,但配套设施投入不足,跟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4

20xx年,我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组的正确指导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坚持“统筹规划、群众自愿、公开公正、分批实施”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根本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张村镇位于平陆县西25公里处,辖28个村,全镇总户数6654户,总人口2.7万余人,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万亩,人均不足一亩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310元,苹果为主导产业,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等,风平公路与沿黄扶贫旅游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镇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由于耕地较少,部分农户收入偏低,目前,仍有部分农户居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土窑洞和土坯房中。

二、 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

20xx年,按照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精神,我镇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户200户,涉及全镇28个村,已完工200户,完工率100%。

三、 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民政办、国土资源所、会计核算中心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制定了《张村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5

半年来,我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坚持统筹规划、群众自愿、公平公正、优先改造最困难群众的最危险房屋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根本上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

按照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精神,20xx--20xx我镇对全镇358户D级危房,10户C级危房进行改造,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今年对全镇70户D级危房、549户C级危房进行改造,其中已有41户D级危房开工,开工率58.57%;C级危房549户,现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竣工数410户,竣工率89.32%,还有139户在改造中。

2、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我镇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列为我镇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了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采取召开镇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进入农村危房改造,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农村危房改造的热情,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三是注重审核,选准危房对象。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区政府辽西府办发【20xx】11.12号和西安区农村危房改造急需解决问题的相关实施办法进行工作。

四是加强监督,注重质量监督。定期不定期对危房工作进行监督,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求限期改正,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3、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干部不按文件政策规定办事,怕得罪人,没有危险的房屋也上报,C级危房只有20户指标就上报了130多户,鉴定就得34天,给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改造户自身积累较少,危改资金不足。

三是由于农村危房改造数量大,工作难度也大。

四是部分农户思想落后。在工作中,有一部分农户存在等、靠思想。等就是等资金到位再动工,这不符合危房资金的发放政策;靠是指部分农户完全错误理解,要求其房屋改造所需资金全部靠政府承担。

4、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对全镇20xx年29户D级危房,20xx年50户D级危房、225户C级危房进行改造。

二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做好危房改造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镇党委要求,强化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抓紧抓好。

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底数,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选准农村危房改造对象,使真正的贫困家庭受益。

四是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6

20xx年,紫溪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紫溪乡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根本上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现将紫溪乡20xx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紫溪乡地处川陕结合部,辖5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20xx年末,全乡总户数553户,总人口2241人,总面积39.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715亩,主产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核桃、板栗为主。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最低海拔773米,最高海拔2490米,高山气候明显,无霜期仅为230天。群众居住环境恶劣,生存条件极差,自然灾害频繁。

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

市政府下达紫溪乡20xx年第五批农村危房改造任务7户,20xx年危房改造任务13户,全部为其它贫困户,通过村民一事一议,逐户核查,张榜公示,确定了危房改造农户。在危房改造中,上级补助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79.56万元,动工率为100%,竣工率100%。此次改造之后紫溪乡还有危房户25户,总人口102人,危房72间,其中,分散供养的五保户3户3人;农村低保户11户45人;一般困难户11户54人。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紫溪乡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列为乡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乡财政、民政、国土林业和驻村干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同时,制定印发《紫溪乡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召开了两次乡村干部会、并且还召开了20户危房改造对象参加的.会议,并且将建房标准给每户发了一份,各村也召开了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进行危房改造。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建房户的实际困难,协调贷款27.53万元,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农村危房改造的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是注重审核,选准危改对象。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驻村干部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政府审核申报”五个程序进行。对象审定后,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等认真分析研究,根据统一的标准,确定了“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和一般户四种类型。

四是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本着“先规划、后建设、有特色”的原则,从改善人居环境、改变农村面貌的实际出发,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整合资源、扶持群众发展生产相结合,与乡村规划和环境整治相结合,与通电、通路、通水、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风貌打造。

五是加强督促,注重质量监管。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危改工作督查方案,成立危改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要求建房户限期整改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六是建立信息档案,完善危改资料。按照上级精神,紫溪乡建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数据资料档案库,由专人负责,做到完整、真实、准确。认真做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的收集,分类存档工作。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7

xxxx年,我局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自治区、xx市专项活动工作指南所规划的指标,积极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现就xxxx年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当前工作情况

xxxx年,自治区下达我区第一批农村危房改造指标xx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其他三大类人员xx户;下达我区第二批农村危房改造指标xx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其他三大类人员xx户(具体任务目前未确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x月x日我区已预下达全区危房改造任务xx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至各乡镇,截止x月x日,xxxx年农村危房改造全区开工xx户,其中建档立卡户开工xx户。

二、存在问题

(一)补助资金偏低,农户自筹资金不足。农户自身积累少,建房资金筹集困难,加上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到位较晚,导致部分农户建房进程缓慢、甚至无法开工建设。

(二)农村传统建房习惯影响深远。部分危房改造户强调建房动工需择黄道吉日,导致有部分危房改造项目未能及时动工建设。

(三)农户存在“等、靠、要”思想。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个别农户滋生了“等政府上门扶贫、靠政府支持度日、要政府全额出资建设”的思想,不积极设法自筹资金。有甚者,为获得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刻意隐瞒家庭住房实际情况,导致实地核查摸底信息不够精准,只能重新多次排查,严重影响全区危房改造工作进度。

(四)工作业务人员严重缺乏,危房改造业务人员基本上由1—2人负责,且大多数工作人员身兼数职。

(五)上级各部门、xx各部门检查频繁,业务工作人员、村干部忙于迎检,真真正正的抓落实的时间较少,影响危房改造工作的推进。

三、分析原因

存在以上原因,主观上是由于上级政策未及时制定与印发,实施方案及任务迟迟未确定;客观上,农村危房改造的工作实施具体操作还是在于基层,基层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多,核查面广,单单靠一两个工作人员难以推进。

四、下一步做法

(一)跟踪上级实施方案及任务的确定落实,进一步抓好农村危房建设工作各环节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同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基础。

(二)适当提高扶贫户补助标准,提高补助标准,并加快审核、资金发放进度,争取尽快把各级政府补助资金发放到农户,确保农户建设进度。

(三)加大宣传力度。要对危改政策进行深入的宣传,向符合危改条件的贫困户说清讲透,避免出现一知半解错误理解政策而导致不必要的纠纷。

(四)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定期组织乡镇(街道)业务人员开展危房改造业务培训,不定期到各个乡镇(街道)进行现场指导、答疑。

(五)根据xx市住建委的工作要求,全力配合做好我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8

按照中央“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要求和省、市、县关于农村危改的工作部署,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安全问题和实现住有所居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推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制度建设,我们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我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全乡危改工程11月20日前全部完工,12月10日前全部入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认真贯彻省、市、县农村危房改造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乡成立了农村危改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组织领导,制定了实施方案,确保全乡危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明责任、强措施,全面完成农村危改工作任务

1、自县召开危改工作会议以后,乡迅速召开了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会议,及时准确传达省市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会议精神,精心部署了我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2、强化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乡与村、村与农户分别签订责任状,并纳入各村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3、认真搞好调查摸底,乡行政驻村人员会同城建办人员深入村组,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等5种类别的住房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

4、严格审批,摸准对象

经初步调查摸底,我乡符合条件的建房户325户,但县建设局分配给我乡的建房任务只有48户,为此我们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农户自愿申请,村民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张榜公示,危改领导小组审查,城建办审核报县审批,确定建房对象48户。经过多次调查摸底、反复核实,才确定重点帮扶户15户、低保户16户、其他贫困户17户为危改对象。

5、是科学规划,拆旧建新。

本着“先规划、后建设、拆旧建新”的原则,从改善人居环境、改变农村面貌的实际出发,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整合资源、扶持群众发展生产相结合,与乡村规划和环境整治相结合,与通电、通路、通水、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坚持因地制宜,拆旧建新。建房标准按照县里统一的要求,

6、勤督查,促进度

实行月进度报告制度,乡督查组每10天督查一次,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和整改措施,确保11月20日前全部完工,12月10日前全部入住,全部悬挂好危改标识牌及旧照片,乡危改小组于11月22日前逐村逐户进行全面验收,并拍好新房照片。

三、按时发放补贴资金

农村危改资金严格按上级规定实行专款专用,建立专门的危房改造资金账户,集中管理补助资金,杜绝了贪污挪用。

四、及时搞好资料管理、建立专门档案

我乡农村危改实行一户一档,规范管理,现已将农户改造申请、评议记录、公示结果、危房鉴定、政府审批、竣工验收、姓名、住址等基本信息整理装订成册,便于管理和查阅。

由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目标任务明确、人员力量措施到位,我乡农村危改工程建设48户如期全面完成,住房由原来的128间扩建为145间,建筑面积由原来的2766平方米扩展为2869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农村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篇二:

万源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0xx年,紫溪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紫溪乡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根本上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现将紫溪乡20xx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紫溪乡地处川陕结合部,辖5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20xx年末,全乡总户数553户,总人口2241人,总面积 39.6 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715亩,主产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核桃、板栗为主。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最低海拔773米,最高海拔2490米,高山气候明显,无霜期仅为230天。群众居住环境恶劣,生存条件极差,自然灾害频繁。

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

市政府下达紫溪乡20xx年第五批农村危房改造任务7户,20xx年危房改造任务13户,全部为其它贫困户,通过村民一事一议,逐户核查,张榜公示,确定了危房改造农户。在危房改造中,上级补助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79.56万元,动工率为 100%,竣工率 100%。此次改造之后紫溪乡还有危房户25户,总人口102人,危房72间,其中,分散供养的五保户3户3人; 农村低保户11户 45人; 一般困难户11户54人。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紫溪乡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列为乡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乡财政、民政、国土林业和驻村干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同时,制定印发《紫溪乡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召开了两次乡村干部会、并且还召开了20户危房改造对象参加的会议,并且将建房标准给每户发了一份,各村也召开了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进行危房改造。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建房户的实际困难,协调贷款27.53万元,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农村危房改造的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是注重审核,选准危改对象。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驻村干部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政府审核申报”五个程序进行。对象审定后,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等认真分析研究,根据统一的标准,确定了“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和一般户四种类型。

四是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本着“先规划、后建设、有特色”的原则,从改善人居环境、改变农村面貌的实际出发,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整合资源、扶持群众发展生产相结合,与乡村规划和环境整治相结合,与通电、通路、通水、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风貌打造。

五是加强督促,注重质量监管。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危改工作督查方案,成立危改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 要求建房户限期整改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六是建立信息档案,完善危改资料。按照上级精神,紫溪乡建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数据资料档案库,由专人负责,做到完整、真实、准确。认真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的收集,分类存档工作。

四、工作成效

一是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按照现在的改造速度,坚持 5—10 年将有效解决农村的危房,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困难群众基本可以告别危房,因自然灾害而发生居住不安全的情况将有效减少,实施危房改造是一项德政工程,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项民心工程。

二是引领和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改造村容村貌相结合、与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相结合、与拓宽乡村道路、改善人畜饮水、美化环境、农村卫生和农村文化等生产和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三是转变了农村群众的居住观念。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紫溪乡农村住房从建房面积、质量、美观等方面都比较滞后,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以来,有力地促进了群众的建房观念的转变,极大的调动了农村建房的积极性,农村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农民参照生态文明家园图纸和标准建造房屋。

四是激发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了群众想建房而又资金不足难题,缓解了群众建房资金压力,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激发了群众发展经济、投入小康社会建设的.热情。

五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帮助群众解决建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群众从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老百姓变富裕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五、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项目投入单一。有的危改户自身积累较少,加上本级财力有限,危改资金不足部分难以解决。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少。许多需要改造的危房得不到资金支持,从而难以启动改造。

紫溪乡20xx年度危房改造工作已按照上级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但紫溪乡属典型高寒偏远乡镇之一,群众居住条件十分恶劣,仍有一部分困难群众居住在危房中,严重威胁着困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紫溪乡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9

xxxx年,我局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自治区、xx市专项活动工作指南所规划的指标,积极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现就xxxx年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当前工作情况

xxxx年,自治区下达我区第一批农村危房改造指标xx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其他三大类人员xx户;下达我区第二批农村危房改造指标xx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其他三大类人员xx户(具体任务目前未确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x月x日我区已预下达全区危房改造任务xx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至各乡镇,截止x月x日,xxxx年农村危房改造全区开工xx户,其中建档立卡户开工xx户。

二、存在问题

(一)补助资金偏低,农户自筹资金不足。农户自身积累少,建房资金筹集困难,加上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到位较晚,导致部分农户建房进程缓慢、甚至无法开工建设。

(二)农村传统建房习惯影响深远。部分危房改造户强调建房动工需择黄道吉日,导致有部分危房改造项目未能及时动工建设。

(三)农户存在“等、靠、要”思想。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个别农户滋生了“等政府上门扶贫、靠政府支持度日、要政府全额出资建设”的'思想,不积极设法自筹资金。有甚者,为获得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刻意隐瞒家庭住房实际情况,导致实地核查摸底信息不够精准,只能重新多次排查,严重影响全区危房改造工作进度。

(四)工作业务人员严重缺乏,危房改造业务人员基本上由1—2人负责,且大多数工作人员身兼数职。

(五)上级各部门、xx各部门检查频繁,业务工作人员、村干部忙于迎检,真真正正的抓落实的时间较少,影响危房改造工作的推进。

三、分析原因

存在以上原因,主观上是由于上级政策未及时制定与印发,实施方案及任务迟迟未确定;客观上,农村危房改造的工作实施具体操作还是在于基层,基层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多,核查面广,单单靠一两个工作人员难以推进。

四、下一步做法

(一)跟踪上级实施方案及任务的确定落实,进一步抓好农村危房建设工作各环节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同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基础。

(二)适当提高扶贫户补助标准,提高补助标准,并加快审核、资金发放进度,争取尽快把各级政府补助资金发放到农户,确保农户建设进度。

(三)加大宣传力度。要对危改政策进行深入的宣传,向符合危改条件的贫困户说清讲透,避免出现一知半解错误理解政策而导致不必要的纠纷。

(四)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定期组织乡镇(街道)业务人员开展危房改造业务培训,不定期到各个乡镇(街道)进行现场指导、答疑。

(五)根据xx市住建委的工作要求,全力配合做好我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10

为贯彻落实住建部、省住建厅、保定住建局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农村危改工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做到了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自查自纠

组织各乡镇立即开展了自查、互查,对农村危改工作实行“回头看”,查找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按照上级有关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

二是强化人员管理

加强信息系统录入人员的培训工作,合理分工,责任到人,确保系统录入工作零错误、零质疑、零反复。

三是强化档案管理

对网上档案资料信息进一步校核、完善,确保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及时更新更正。同时,根据文件要求及时完善纸质资料,认真审核。

四是强化督导检查

指派专人对农户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覆盖、多角度监察,对施工安全、技术工艺等进行深入指导,有效保障工程质量。

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应更加积极努力地改进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创新举措、加大力度,力争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做实,不留任何纰漏,全力以赴完成省、市安排的危房改造任务,让更多的农村贫困户住上安心舒适的新居。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11

一、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年度目标任务

20xx年度省厅下达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430户,其中第一批2130户,第二批300户,中央及省补助资金2676。5万元。

(二)任务完成情况

年初,根据市建委下达2130户危房改造任务,结合县里脱贫攻坚要求,各乡镇原则上集中在贫困村使用,8月底,第一批危房改造任务圆满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随后完成打卡发放工作。9月初,市建委下达我县危房改造任务300户,重点支持今年水灾严重的乡镇,11月底,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12月中旬,完成打卡发放工作。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县里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为完成好县政府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成立了以乡镇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并明确办事机构、经办人员。确定行政村营长或村两委一名成员具体负责本行政村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2、加强宣传。利用广播(在线与农户交流)、电视、宣传栏等宣传器材及定期在集市繁华地段搭建民生工程宣传台,大力宣传农村危房改造的政策。同时,向全县农村家庭发放民生工程宣传纸。

3、制定方案。县住建局以舒建秘[20xx]30号文件制定了《xx县20xx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颁发了本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的工作时间、工作任务、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4、严格申报程序。居住在危险房屋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自愿向村委会申请,经村委会及村民代表评议、公示无异议,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再公示无异议,报县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审批。

5、强化危房改造监管。加快推进施工进度,加强技术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确定分管负责人及危改办工作人员对危改户进行逐户巡查,对建房选址、房屋质量给予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改造后的住房符合建设及安全标准。县住建局不定期的对乡镇危房改造进行检查指导。危房改造完工后,由乡镇政府组织人员逐户验收,填写竣工验收表。县住建局在乡镇验收的基础上进行抽查。

补助资金通过涉农“一卡通”打卡到户,“一卡通”帐号申报危改时提供,竣工后核验帐号打卡。打卡后,县住建局走访危改户,核查补助资金是否及时、全额打卡到户,从而不断加强对危改资金的监管,保证了资金专款专用。

县里设立举报电话xx,各乡镇同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6、建立健全危改档案。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建设,均建立“一户一档”纸质档案,档案中收集了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的房屋照片,并将危改户档案信息录入到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网上。

三、主要成效

1、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惠民工程,得到乡镇人民政府的重视,在广大乡(镇)村干群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20xx年度危房改造任务。

2、通过危房改造确实解决了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急需解决的居住安全问题,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消除了农村部分危房。

3、将农村危房改造与省实施的美好乡村中心村庄建设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美好乡村建设。

四、建议与打算

1、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居住条件的改善,危改面积指标的.控制难以实施,容易造成弄虚作假。建议放宽危改面积控制。

2、随着物价、人工工资的上涨,目前的资金补助标准,难以解决特别困难户危房改造问题。建议提高危改补助资金标准。

我们要回顾以往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工作情况,从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进一步摸清县域内危房户的相关情况,登记造册,分年度加以改造,确保农村居民居住安全,确保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12

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危房改造实施以来,xx省已有超过xx万农民告别危旧房,喜迁新居,探索出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径。

一、节能炕,封廊窗,住进新房喜洋洋

寒风萧瑟,朔雪飘零,xx夜晚气温已达零下10摄氏度,而这个xx的新房内却热乎乎的。这源于政府在危改房里推行的一项新型节能技术。

过去我们住的是土坯房,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政府补助近两万元帮忙盖的3间新房,对我们来说,就是暖心房幸福房,住着舒服,大冬天也不怕着凉。45岁的xx满心欢喜地说。xx领着记者参观了新居里的节能炕。这种炕距离地面8至10公分,可防止热量散发,节省了燃料,提高了取暖温度,而烟雾通过烟囱排放出去,可有效避免往常暖炕易发的空气污染。

与xx一样,两年多来xx农牧区完成政府投资xx亿多元,已有x万余户、逾xx万名困难群众告别危旧房,乔迁新居。xx省民政厅危房改造办公室主任xx说,自工程实施以来,xx就瞄准节能技术和产品,积极推进危房改造的绿色发展。结合互助土族自治县的试点经验,把借鉴其他省区的节能热炕和太阳能暖廊技术引入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中,努力达到安全、节能、环保、实用的目标。

特别是今年以来,xx省xx市和xx地区制订出台政策,要求每个危改户必须推广使用两项节能技术的一或两项。其他地区借鉴xx市和xx地区的做法,加大对两项节能技术,尤其是太阳能暖廊技术的推广应用。据统计,今年xx危房改造户中采取上述节能技术的.共有x万余户,占到了总户数的75%。

群众自编歌谣赞道:节能炕,封廊窗,住进新房喜洋洋

二、授人鱼还要授人以渔

有了安全实用的新家后,如果后续产业跟不上,守着新房也是穷。为此,xx部分地区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在农牧区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中,更多地注入了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维,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安居乐业。

xx乡是省定贫困乡,也是省会xx通往xx县和xx地区的咽喉要道。过去,xx公路段沿线等村的群众想在自家门前的公路边盖房经商,但苦于缺乏资金难以施行。自去年开始,xx县相关部门对xx乡困难群众除实施危房改造外,还给予其他惠农项目和资金,并按照群众个人意愿,引导、鼓励他们在公路边盖商用房,经营芦苇花枕头、花椒壳枕头、无公害辣椒等特色产品。

在政府的大力帮扶下,我家在靠近公路旁建造7间新房经营芦花枕头,去年凭这一项创收xx元,今年发展势头更好。xx村50岁的村民xx说。

xx乡乡长xx介绍说,在享受危房改造等惠民政策后,不少困难群众开始着手操办农家乐等后续产业项目,还把子女送到xx、xx等地学习烹饪技能,现在这已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新门道。

我县按照整村推进的要求实施危房改造工程,集中精力把西久公路贵德段建造成为展示民俗生态的风情线,助推旅游发展的景观线,带动经济建设的动力线,以及造福沿线群众的富民线。xx县副县长才让说。

三、破解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怪圈

xxxx年以来,xx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将危房改造纳入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中,并与游牧民定居工程、小城镇建设、地质灾害搬迁、农村奖励性住房等项目统筹结合,系统实施,真正解决了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问题。

在危房改造中,xx省xx县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入手,整合资源,整体搬迁,推动新农村建设。这个县在规划的引领下将浅脑山区4乡6村320户农民,按照土地、生产和生活三集中的要求,开展整村推进和异地扶贫搬迁,在县城周边为他们盖起新的平房和楼房,并扶持搞起农家乐、高智能温室、皮绣制作和昆仑玉加工等产业,当前集生产、生活、休闲为一体的新型农村雏形已基本形成。

据初步统计,今年xx累计落实危房改造财政补助资金xx亿元,带动社会和农牧民仅用于建房方面的直接投资就达到xx亿元,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xx省民政厅厅长xx告诉记者,两年多来,xx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不断完善和丰富危房改造的政策和内涵,有力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根据相关规划,十x五期间,xx将完成xx万户农牧区住房建设任务。围绕这一目标,该省将进一步加大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力度,从明年开始,根据国家下达任务,结合农牧区实际情况,每年将按x万至x万户的规模安排危房改造项目。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13

xxxx年,我局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自治区、xx市专项活动工作指南所规划的指标,积极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现就xxxx年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当前工作情况

xxxx年,自治区下达我区第一批农村危房改造指标xx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其他三大类人员xx户;下达我区第二批农村危房改造指标xx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其他三大类人员xx户(具体任务目前未确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x月x日我区已预下达全区危房改造任务xx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至各乡镇,截止x月x日,xxxx年农村危房改造全区开工xx户,其中建档立卡户开工xx户。

二、存在问题

(一)补助资金偏低,农户自筹资金不足。农户自身积累少,建房资金筹集困难,加上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到位较晚,导致部分农户建房进程缓慢、甚至无法开工建设。

(二)农村传统建房习惯影响深远。部分危房改造户强调建房动工需择黄道吉日,导致有部分危房改造项目未能及时动工建设。

(三)农户存在“等、靠、要”思想。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个别农户滋生了“等政府上门扶贫、靠政府支持度日、要政府全额出资建设”的思想,不积极设法自筹资金。有甚者,为获得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刻意隐瞒家庭住房实际情况,导致实地核查摸底信息不够精准,只能重新多次排查,严重影响全区危房改造工作进度。

(四)工作业务人员严重缺乏,危房改造业务人员基本上由1—2人负责,且大多数工作人员身兼数职。

(五)上级各部门、xx各部门检查频繁,业务工作人员、村干部忙于迎检,真真正正的抓落实的时间较少,影响危房改造工作的推进。

三、分析原因

存在以上原因,主观上是由于上级政策未及时制定与印发,实施方案及任务迟迟未确定;客观上,农村危房改造的工作实施具体操作还是在于基层,基层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多,核查面广,单单靠一两个工作人员难以推进。

四、下一步做法

(一)跟踪上级实施方案及任务的确定落实,进一步抓好农村危房建设工作各环节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同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基础。

(二)适当提高扶贫户补助标准,提高补助标准,并加快审核、资金发放进度,争取尽快把各级政府补助资金发放到农户,确保农户建设进度。

(三)加大宣传力度。要对危改政策进行深入的宣传,向符合危改条件的贫困户说清讲透,避免出现一知半解错误理解政策而导致不必要的纠纷。

(四)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定期组织乡镇(街道)业务人员开展危房改造业务培训,不定期到各个乡镇(街道)进行现场指导、答疑。

(五)根据xx市住建委的工作要求,全力配合做好我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14

20xx年,紫溪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紫溪乡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根本上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现将紫溪乡20xx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紫溪乡地处川陕结合部,辖5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20xx年末,全乡总户数553户,总人口2241人,总面积39。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715亩,主产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核桃、板栗为主。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最低海拔773米,最高海拔2490米,高山气候明显,无霜期仅为230天。群众居住环境恶劣,生存条件极差,自然灾害频繁。

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

市政府下达紫溪乡20xx年第五批农村危房改造任务7户,20xx年危房改造任务xx户,全部为其它贫困户,通过村民一事一议,逐户核查,张榜公示,确定了危房改造农户。在危房改造中,上级补助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79。56万元,动工率为100%,竣工率100%。此次改造之后紫溪乡还有危房户25户,总人口102人,危房72间,其中,分散供养的五保户3户3人;农村低保户xx户45人;一般困难户xx户54人。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紫溪乡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列为乡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乡财政、民政、国土林业和驻村干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同时,制定印发《紫溪乡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召开了两次乡村干部会、并且还召开了20户危房改造对象参加的会议,并且将建房标准给每户发了一份,各村也召开了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进行危房改造。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建房户的实际困难,协调贷款27。53万元,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农村危房改造的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是注重审核,选准危改对象。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驻村干部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政府审核申报”五个程序进行。对象审定后,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等认真分析研究,根据统一的标准,确定了“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和一般户四种类型。

四是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本着“先规划、后建设、有特色”的原则,从改善人居环境、改变农村面貌的实际出发,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整合资源、扶持群众发展生产相结合,与乡村规划和环境整治相结合,与通电、通路、通水、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风貌打造。

五是加强督促,注重质量监管。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危改工作督查方案,成立危改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要求建房户限期整改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六是建立信息档案,完善危改资料。按照上级精神,紫溪乡建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数据资料档案库,由专人负责,做到完整、真实、准确。认真做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的收集,分类存档工作。

四、工作成效

一是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按照现在的改造速度,坚持5—10年将有效解决农村的`危房,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困难群众基本可以告别危房,因自然灾害而发生居住不安全的情况将有效减少,实施危房改造是一项德政工程,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项民心工程。

二是引领和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改造村容村貌相结合、与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相结合、与拓宽乡村道路、改善人畜饮水、美化环境、农村卫生和农村文化等生产和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三是转变了农村群众的居住观念。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紫溪乡农村住房从建房面积、质量、美观等方面都比较滞后,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以来,有力地促进了群众的建房观念的转变,极大的调动了农村建房的积极性,农村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农民参照生态文明家园图纸和标准建造房屋。

四是激发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了群众想建房而又资金不足难题,缓解了群众建房资金压力,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激发了群众发展经济、投入小康社会建设的热情。

五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帮助群众解决建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群众从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老百姓变富裕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五、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项目投入单一。有的危改户自身积累较少,加上本级财力有限,危改资金不足部分难以解决。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少。许多需要改造的危房得不到资金支持,从而难以启动改造。

紫溪乡20xx年度危房改造工作已按照上级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但紫溪乡属典型高寒偏远乡镇之一,群众居住条件十分恶劣,仍有一部分困难群众居住在危房中,严重威胁着困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紫溪乡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15

20xx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镇危房改造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本着务求实效、群众自愿、公开公正、优先改造最困难群众的最危险房屋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必须成效,到达了预期目标从根本上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现将有关状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

为加强对全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了以汪大普同志为组长的“Xx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危房鉴定小组和危改对象审查小组,办公地点设在镇城建办,办公室具体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指导、督促、协调和调度等工作。各相关村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由村支书负总责,村主任具体负责,确保危房改造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展状况

20xx年,县分配到我镇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共有259户,总金额208。8万元,其中第一批128户,资金104。6万元;第二批131户,资金为104。2万元。

第一批危房改造已透过验收,其中修缮加固户为85户,旧宅重建为43户;五保户有19户,低保户有39户,贫困残疾户有1户,一般贫困户有69户。

第二批危房改造正准备理解验收,其中修缮加固户为71户,旧宅重建户为60户;五保户为12户,低保户为18户,一般贫困户为101户。

三、坚持公平公正,加强质量监督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改善民生的一件大好事,是我镇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要事,是惠及百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事。我镇危房改造工作从调查、评选、公示到上报的全过程,都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到目前为止,无一人上访,无论良反映。同时加强督促,注重质量监管,始终把加强工作质量监督检查做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危改工作督查方案,成立危改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目前第一批危房重建已完全按上级要求彻底竣工,并顺利透过验收,修缮加固对象也已全部完工,基本上解除了危房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第二批危房也已做好迎接验收的准备。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16

一、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年度目标任务

20xx年度省厅下达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430户,其中第一批2130户,第二批300户,中央及省补助资金2676。5万元。

(二)任务完成情况

年初,根据市建委下达2130户危房改造任务,结合县里脱贫攻坚要求,各乡镇原则上集中在贫困村使用,8月底,第一批危房改造任务圆满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随后完成打卡发放工作。9月初,市建委下达我县危房改造任务300户,重点支持今年水灾严重的乡镇,11月底,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12月中旬,完成打卡发放工作。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县里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为完成好县政府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成立了以乡镇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并明确办事机构、经办人员。确定行政村营长或村两委一名成员具体负责本行政村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2、加强宣传。利用广播(在线与农户交流)、电视、宣传栏等宣传器材及定期在集市繁华地段搭建民生工程宣传台,大力宣传农村危房改造的政策。同时,向全县农村家庭发放民生工程宣传纸。

3、制定方案。县住建局以舒建秘[20xx]30号文件制定了《xx县20xx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颁发了本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的工作时间、工作任务、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4、严格申报程序。居住在危险房屋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自愿向村委会申请,经村委会及村民代表评议、公示无异议,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再公示无异议,报县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审批。

5、强化危房改造监管。加快推进施工进度,加强技术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确定分管负责人及危改办工作人员对危改户进行逐户巡查,对建房选址、房屋质量给予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改造后的住房符合建设及安全标准。县住建局不定期的对乡镇危房改造进行检查指导。危房改造完工后,由乡镇政府组织人员逐户验收,填写竣工验收表。县住建局在乡镇验收的基础上进行抽查。

补助资金通过涉农“一卡通”打卡到户,“一卡通”帐号申报危改时提供,竣工后核验帐号打卡。打卡后,县住建局走访危改户,核查补助资金是否及时、全额打卡到户,从而不断加强对危改资金的监管,保证了资金专款专用。

县里设立举报电话xx,各乡镇同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6、建立健全危改档案。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建设,均建立“一户一档”纸质档案,档案中收集了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的房屋照片,并将危改户档案信息录入到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网上。

三、主要成效

1、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惠民工程,得到乡镇人民政府的重视,在广大乡(镇)村干群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20xx年度危房改造任务。

2、通过危房改造确实解决了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急需解决的居住安全问题,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消除了农村部分危房。

3、将农村危房改造与省实施的美好乡村中心村庄建设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美好乡村建设。

四、建议与打算

1、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居住条件的改善,危改面积指标的控制难以实施,容易造成弄虚作假。建议放宽危改面积控制。

2、随着物价、人工工资的上涨,目前的资金补助标准,难以解决特别困难户危房改造问题。建议提高危改补助资金标准。

我们要回顾以往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工作情况,从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进一步摸清县域内危房户的相关情况,登记造册,分年度加以改造,确保农村居民居住安全,确保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危房改造的总结 篇17

20xx年,我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组的正确指导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坚持“统筹规划、群众自愿、公开公正、分批实施”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根本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张村镇位于平陆县西25公里处,辖28个村,全镇总户数6654户,总人口2.7万余人,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万亩,人均不足一亩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310元,苹果为主导产业,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等,风平公路与沿黄扶贫旅游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镇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由于耕地较少,部分农户收入偏低,目前,仍有部分农户居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土窑洞和土坯房中。

二、 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

20xx年,按照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精神,我镇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户200户,涉及全镇28个村,已完工200户,完工率100%。

三、 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民政办、国土资源所、会计核算中心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制定了《张村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大家都在看